第四十章 挖祖坟(上)

作品:《一品富贵

    画家柳景看着这两幅画:“九郎,这样的房屋能造起来吗?”

    “让你画你就画,管它能不能造起来?”宋九道。实际它的技术含量未必能达到那个双虹桥的技术含量。不过想造起来也不容易,这个得慢慢来,赵匡胤将河洲给他经营五十年,东水门外,经过细心丈量,未来可利用面积能达到近三十九顷,近两百五十万平方米,说大也不大,但说小绝对也不小。

    放在前世不算什么,听说一个二级城市楼盘总建筑面积就有一千八百多万平方,但前世与这一世不好相比的,前世一个上海本地人加外来人口面积就有四千万,是现在整个宋朝三四倍以上,而上海面积仅相当于京畿数县面积的一半。

    在这时代,它算是一个不小的面积了,相当于城内七八个坊面积,比史上蔡京豪宅还大上三四倍,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地理因素!有汴水,有东水门,有京城,它相当于什么?浦东!

    而是若经营得当,它是浦东的核心区域。

    得一步步来,涉及到许多技术含量在这时代比较高的东西。

    又道:“画下一幅画吧。”

    四个画家无奈,没办法,端了人家的饭碗,就得受人家的管,况且薪酬足够脯每月六缗钱的收入,比朱三薪水还多上一贯钱,甚至相当于普通私塾先生的五六倍。

    宋九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能不能造出来是宋九的事,不然何来一个名词:天上人间!

    宋九将画拿到房中锁好,桥画出来没事,这个正店画出来,必须提前将一件事做好,挖人家祖坟!

    锁好屋,前面的终日敞开,后面几间屋不行了,有一些暂时见不得光的东西,还有一些钱帛。而且燕张两个博士腐味十足,偏偏又重视雅兴,带领学子将后面小花园进行改造,现在看起来是养眼,但两个博士下课后坐在凉亭里喝茶吟哦,也有学子到后面小花园读书或者玩耍。人多了就杂。

    好在响渐渐到来,天气越来越热,旁听的人少了,倒是有一些外坊的游客过来观看,他们是绝对不让进后面小花园的,那是私人场所!

    交待好朱三与燕张博士,不能天天放假,许多人吵着要加教室,甚至有人说我们加你钱,不就是隔壁住着几户人家,每月能得到一贯房租吗?我们认了。让他们重新找下家租房子,我们再出钱将房客那些房屋打通,重新修葺,多盖几间教室。朱三听得黑脸,宋九不答应。最后又有人说,真不行我们在河中买下一块空地方,替你盖一个新的院子,将房客安顿过去,院子拥有权还是你的。看看你家几户房客是做什么的?两户卖小百货的,两户卖苦力的,一户杂耍卖狗皮膏药的,这里是什么所在,书香门第!

    话还没落音,让宋九与诸学子一起轰出去。

    宋九好一点,这些学子那一家是好的!全是苦力后代。能乐意听么?

    不能怀疑他们的好心,不但他们想派人过来学习这种新式算术与管账方式,河中有多少苦力,有多少孩子,也想宋九加教室。然而问题,问题是宋九不能一分两。

    物格必须他教,会计必须他教,实用略可以分心一点,算术张博士插手,可是作用不大,宋九同样不敢放,还有他本人乱七八糟的事务,眼下教两个教室学生都吃力,还扩招?找罪受啊。

    大太阳光芒刺人眼睛,白白地挂在空中。

    张博士意会,问:“九郎,你真的准备建设一所书院?”

    “那是当然,虽我种种行为与你们格格不入,但你看我什么时候说过诳语?”

    “书院哪!”

    “燕博士,何谓京城,京城不但应是政治中心,还是军事中心,文化中心,商业中心,经济中心,教育中心。太乙书院高高在上,傲然世外,这也不好。老释讲出世,夫子讲入世。请问太乙书院学的是夫子之道,还是老释之道?你们学的是夫子之道,还是老释之道?知识可以远离政治,但不能远离国家。”

    话虽糙,理不糙,两人陷入沉思。

    实际是魏晋风气的延续,包括宋朝也是如此,只要清脯不过问世事,再有一两篇文章传于世俗,那就了不得了,如后来的林和靖,一提他的名字,宋真宗与宋仁宗都正襟危坐,一脸敬仰。然而正人君子不入世,入世的都是小人,这世道还能好吗?

    第二天,宋九开始接受学子的报名。

    出忽他的意外,居然有八十多名学子报名,几乎占了五分之四。有可能他们一时冲动,他们家人也一时冲动。但不会是他们想像的那么糟糕,宋九从中挑选了二十名物格与算术天赋比较高的收下。将这两十名学子带到他的卧室,说道:“你们先看。”

    让他们看契约。第一条必须随宋九学习三到五年时间,并且以后协助宋九教授其他学子,也就是只能一辈子做老师。

    第二条是与宋九一道动手研发各种物事,必须保密,若非宋九许可,不得向任何人泄露,否则必须赔偿一百万贯损失。这是一个笑话,恐怕此时整个京城也没有几户人家财产能有一百万贯。但怎么办呢?泄露出去,难道将他们杖笞流放?没有这个宋律。但立了契约,只要泄露,到时追债,官府都无法过问。

    第三条是补偿,一旦契约签订后,第一年主要是学习时间,每月给一缗钱补其家用,让其家人安心。第二年薪酬每月就是两缗钱,第三年则是四缗钱,第四年则是八缗钱,第五年则是十六缗钱,第六年是三十二缗钱,以后会根据收入还会浮动上涨百分之二百到百分之三百,也就是最高年薪能达到近一千一百多缗钱,几乎相当于现在的朝廷四品官员的年薪。

    第缩还是奖励,在不得泄露技术前题下,允许他们接受朝廷诏命,协助朝廷,也可以接受朝廷散职官职位,只是不能接受差官之职。做了差官就不能做科学家与老师了。

    已让二十个学子感到惊喜,就是一年后到了朝廷能做什么,一个小吏罢了。什么差散官职官的,谁敢想?宋九都未深想呢。

    然而秦娃子担心地说:“九郎,一人三十二缗钱,二十人是六百多缗钱,一年是好几千缗钱。你……”

    李柱道:“九郎,你不要担心,我们既然留下来,就决定了不能忘本,将那个十六缗钱,三十二缗钱去掉吧。每月收入能有八缗钱,一家生活就会很好了。”

    二十人纷纷劝阻。

    宋心心中感慨,看来这世上比我讲良心的人还是很多啊,道:“若连这个薪酬都付不了,又怎么能让河中两三千户人家过上好日子?放心吧,我们带上契约,到开封府。”

    元三树道:“到开封府做什么?”

    “我怕你们学了几年后学问渊博,朝廷会强行将你们征赚所以这个契约必须与二大王亲自签,还有,找二大王商议,让他替我挖人家的祖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