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大舟

作品:《一品富贵

    “会加一百余万缗钱。”

    “二大王,是一百六十万缗钱。”

    “为何要加?”

    “微臣反复思考过,陛下英明爱民,二大王为开封府尹,对微臣支持,河洲未来前景会更好,收益也会更高。人要学会知足的,现在不加以后微臣还会要加。于其以后加,不如现在加。虽然数额越来越大,会有更多的人对微臣动疑,但会减少陛下与二大王的压力。并且契股虽然没有几人说,微臣交四百余万缗钱,作六百万缗本金,有人心中会不服。现在接近了六百万缗,再将起先的契股降一降,明年降成以四十万缗为本金,减少自己的比例,怨怼会少一些。”

    “知足吗?”赵匡义走了几步,难道是姐姐将他吓着?但又不能妥协,一妥协后面的事就没办法收拾,于是往朝廷头上落。他又看着图,明显少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终于明白了大部分原因,大笑道:“不错,你小子终于有长进了。”

    宋九不敢作声。

    “但这个桥没有那座桥有帝都气派。”

    “二大王,一个国家,一个帝都的气派不是在建筑物上,而是在民,从君王到百姓都能包容自信,奋发向上,勇于进取,自强不息,那才是宋朝的真正气派。”

    “难啊,恐怕盛世唐朝也做不到。”赵匡义再聪明,暂时还不明白宋九这句话的含义,喃喃道。

    “虽难,不去做就永远做不到。”

    “这句话也中的,朝廷的桥与码头不提,你那个正店什么时候动工?”

    “先以朝廷事优先。”

    “别说大的,我也不相信,是不是遇到了一些难题?”

    “是有些难题,一个琉璃技术还没有成熟,二是还差一些本金。”

    “琉璃的事本官帮不上忙,至于本金,本官挤一挤,还能挤一万来缗钱,三弟那边还有一些钱,本官劝一劝,我们二人凑一凑,助你一臂之力。”

    也就是两万多缗钱,但宋九怔怔地不敢说话。

    “放心,本官不会贪婪你的什么经营权管理权,”赵匡义说完,自己也大笑起来,又道:“只要你不能让本官全部亏下就可以,或者赚了钱后,你胆大包天,将本官的分红贪墨。”

    宋九不是害怕这个,赵匡义他们想的是什么,天下,宋九才不会担心赵匡义以后会并吞河洲产业。但宋九同样不大相信赵匡义会大力对自己进行支持,难道他也通过这个机会,向大哥做一个样子,我只想做一个富贵王,你安心吧。或者其他的什么想法。

    然而这正是宋九担心的地方,河洲只是一块经济开发区,不能卷入太多的政治,况且还有一个老三赵匡美,这让河洲这艘大船卷向何方?

    实际玉苹也不需要小令来唱了,不招待客人,不献艺,有没有小令也就那么一回事,可这首小令清新动人,还是让玉苹十分喜欢,看了很久道:“九郎,你连打谱儿都不会,怎么作出的小令,首首优美动人,难道这也是才情?”

    “……”宋九不知道怎么回答。

    其实他还能背出来几十首小令,是小令,太长的记得不多,然而玉苹这一问,宋九再也不敢抄袭。

    赵匡义动作快,他不是那些衙内,做大事的人与众不同的,与赵匡美二人送来八千五百多匹绢,二百余万钱,四百多两金子,银子两千余两,盐两百石,以及其他,合计达到两万三千余贯。但也证明了尽管朝廷拿下巴蜀,铜钱仍不足,这么多钱帛当中,钱的比例仅占到十分之一。

    看到他送钱帛过来,有的衙内要增股,宋九拒绝了,等桥立起来以后再说。

    又将学生毕业时间推迟,与两个博士无关,是宋九之意。平整河洲,加上铺管道,以及其他用费,花了近三万贯钱,大半是支付了民工薪酬。一个劳力不多,只能得到八九缗钱,少的只有五六缗钱。但有这几缗钱,与没有是两样的,汴水两边许多贫困百姓因此生活得到一部分的改善。学生们不是象原来那么急迫,即便有的学生成家立业,看到他们前景,街坊邻居们也可以借一些钱让他们暂时度日。主要是宋九抽不开身,朱三又回家成亲,学业跟不上去,宋九不能放。

    于是拖到六月初一。

    有一门好处,那就是实用课,特别胜地上的丈量,会让学生进一步地学以致用。各种材料也运到河洲上,还搭起一座座简易工棚,有的材料很是昂贵的,包括铁与漆,开封府派了官兵与衙役轮流守值。接着两个的广告牌竖起,一个是桥的鸟瞰想像图,一是码头鸟瞰图。码头变化不大,但桥变化很大,现在不是双虹桥,而是一座漂亮无比的连拱桥,仿佛一条白龙,搭在两条汴水上。

    桥未出来,许多游客来了,看热闹,随后啧啧称奇,实际宋九那第二幅图画若出来,才叫漂亮,可惜那张图连赵匡义也未看到,甚至连样图都未画出。

    赵匡胤说春天深了,宋九说春天快要走了,春天真的走了,初夏来临。这时候动工并不是太好,若是冬闲时动工,能抽出更多劳力,然而这种水泥地性注定了以后种种建筑不可能在冬天动工。

    一直拖到四月二十八,才当成吉辰良日正式动工。

    赵匡胤未来,若是有那条龙在,估计会到场,赵匡义与赵匡美以及吕端来了,赵匡美本来置身事外的,让赵匡义拖下了水,将所有家底子拿出来,于是也到了场。

    宋九是第一次看到他,也是大团脸,不过身体略偏瘦,反正他们兄弟三人,从大往小里排,一个比一个块头小。这让宋九心中在腹诽大约那时赵匡胤无所事事,块头大,饭量大,由是家人不喜。

    但观微知著,开工奠礼不是在河洲,而是放在河北,不知道赵匡义有何用义,宋九只能遵从。

    这是奠礼,也要略略隆重一点,请了人舞龙灯,狮子,踩高跷,表演一会,来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宋九却自觉地撤出,这个场合不是他呆的,留给赵匡义与吕端表演。

    赵匡义挖了一锹土,抬头看了看黑压压的人群,未找到宋九,而是燕博士与张博士代为主持。刘嶅抱怨宋九不知礼,赵匡义却微笑起来。不错,慢慢磨,就会越来越开窃。燕博士与张博士牵来一根彩绸,正中一个红球,让赵匡义剪彩。新鲜古怪的奠工礼。赵匡义继续微笑着剪断彩绸,鞭炮声响了起来。

    宋九坐在河爆汴水开始涨水了,有不少船只来往,船上的人皆扭头看着岸边。他嘴中嚼着一根草棒子,喃喃道:“大舟启航了。”

    闹哄哄的一年多时间,不易啊。

    这时他耳边传来一声清脆的声音:“坏人,你灌了我爹爹什么甜言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