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兵进荆襄

作品:《汉末之铁马冰河入梦来

    骄阳如火,七月的荆南长沙,酷热无比,实在不是一个适宜出征的好时候。

    军情紧急,两万荆南军站立如松,抬头注视着大军正前面那个英俊挺拔的身影。停歇了四年的时间,这个创造了奇迹,由区区一介商家子一跃而成独据一地的豪雄的年轻人,终于又要率领他们出征了。

    这两万荆南军都是精锐,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从析县之战就跟随萧垚麾下的老兵,亲眼看着这个年轻人一步一个脚印,从无到有,从生死之间涉险走过。

    萧垚傲立点将台上。这次挥兵洛阳,经过众人的商议,决定只出兵两万。路途遥远,大军出征消韩大是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不想风头太盛,成为出头鸟。萧垚亲自统率大军,随军出征的有黄忠、典韦、邢茂、陈到、魏延、阎行六位大将。此次出兵,可能更多的交战是暗战,是阴谋策划,故此本次出征带上了荀攸、贾诩和郭嘉三大军师。特意带上荀攸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荀攸的名声,方便与洛阳士族交流,毕竟郭嘉、贾诩等人都是寒士出身,不被世家大族所看重。向朗则代替荀攸暂时掌管荆南政务留守长沙,而萧垚离开长沙之后,军务则由黄叙主掌。

    誓师完毕后,大军开拔,当先一面大旗高书“奉诏勤王,诛除阉宦”,黑色的字迹,血红的旗帜,大旗高高飘扬,透出一股萧杀的意味。萧垚策马走在前面,踏雪马这几年一直没有征战沙场,憋屈得很,这次好像也知道即将迎来血腥厮杀,兴奋的连连打着响鼻。青龙戟在烈日下反射着闪闪寒光,但凡是看到青龙戟的人,即使在这酷暑时节,都感觉到一股透心的凉意。

    大军这次没走南郡江陵,而是从江夏郡经过,直奔襄阳。江夏郡的苏飞按照萧垚的吩咐,既没有出兵阻截萧垚的大军,也没有开城迎接萧垚,仿佛萧垚大军过境没有察觉一般。苏飞这几年的日子过得还是蛮舒心的,长沙这边不会骚扰他,襄阳的王睿不晓得他和萧垚的关系,为了拉拢他千方百计的满足苏飞的要求。江夏郡这几年在苏飞仿照荆南治理模式和荆南暗中协助下,也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人口超过五十万,无天灾兵祸骚扰,倒像是一个世外桃源。

    萧垚大军进逼襄阳,可吓坏了襄阳的王睿。王睿自从当上这个荆州刺史就没过上一天的好日子。初来咋到的时候就被萧垚割据了荆南,相当于与他这个荆州刺史平分了荆州。王睿面对萧垚不但没有收复荆南的实力,还得整日提心吊胆的防备着萧垚哪一天心情不爽的打上门来,这日子确实过得够苦。

    襄阳王睿这会正和麾下文武商议着此番该如何抵御萧垚的大军。蒯良、蒯越兄弟一致认为萧垚此次打着“奉诏勤王,诛除阉宦”的旗号进洛阳,应该不会主动进攻襄阳,否则是丧失大义,故此建议禁闭城门,对萧垚大军不理不睬,一旦萧垚大军出现意外,则可以在襄阳断萧垚归路。

    蔡瑁则振振有词的反驳道:“萧垚此次出兵不过两万,而我襄阳有大军五万,怎么可能知道萧垚会不会行假途灭虢之计攻取襄阳,怎么可能将自己的生死寄托于萧垚的一念,故此,应拒敌于襄阳之外,不许萧垚大军逼近襄阳。”

    王睿左右为难,他一介文士,对这征战之事确实不懂,蒯良、蒯越兄弟是他倚重的智囊,按理该相信两蒯,但是蔡瑁一直执掌荆州兵事,经验丰富,他的意见也不得不听,况且蔡瑁有句话深得王睿的同感,那就是岂能将自己的生死寄托于萧垚的一念。王睿思前想后,决定拒敌于襄阳之外,只有敌人离襄阳越远,他的性命则越安全。王睿看着大堂之内一众正争吵得面红耳赤的属下,清清嗓子,郑重其事的命令道:“我意已决,不能将生死系于萧垚一念之间,故此必须阻击萧垚大军,不许萧垚大军靠近襄阳。蔡长史总督此次战事,务必确保襄阳安全。”

    “刺史大人不可,就算萧垚有攻取襄阳的野心,我襄阳城高墙厚,有五万大军据守襄阳,萧垚大军出兵洛阳,绝对不可能带有大量攻城器械,旦夕间萧垚绝不能轻易攻破我大军据守的襄阳。现在大军外出阻击萧垚,丧失自身可以依托的城池优势,万一有失,实在不明智。”蒯越见王睿听信蔡瑁的意见,急得大喊。

    “异度之言谬矣,一旦萧垚大军逼近我襄阳,到那时襄阳民心动荡,军队士气必然低落,倒不如现在趁萧垚长途来袭,坚决阻击,拒敌于襄阳之外。敌军劳而无功,我军就地阻击,可以振我军士气而落敌军威风。况且襄阳虽然城高墙厚,但城池大,不利于我军集中兵力防御,容易被敌军四面围攻而破。宜城地势险要,城池狭小,我聚重兵于宜城,必可保证让敌人劳而无功。”蔡瑁见蒯越阻止,连忙申辩道。

    两蒯与蔡瑁的争论其实包含了一种利益之争。两蒯是中卢人,知道蔡瑁所谓拒敌于外,无非就是在宜城、中卢一带依托城池和山川阻击萧垚大军,那样打得破破烂烂,损失的是宜城和中卢当地的财产。而蔡瑁是襄阳人,且是襄阳豪门大户,家中良田何止万顷。这个季节正是粮草收割的时节,一旦萧垚大军到达,那时候万一开战,萧垚大军绝对会就地取食,则无论萧垚能否攻破襄阳,损失最大的还是蔡瑁,故此,蔡瑁才坚决要求在襄阳之外阻击萧垚。

    王睿见两方又有继续争论的趋势,不耐烦的大喝道:“敌人大军压境,你等怎么还有闲心在这里争议,还不速速前去备战。拒敌于襄阳之外的策略,我意已定,不要再争论了。”

    两蒯面面相觑,暗自叹息,知道蔡瑁为一己之私,要使襄阳背上先挑起战争的名声,要是襄阳战胜,那还没什么,要是襄阳战败,那就是帮助萧垚得了便宜还卖乖,使得萧垚轻取襄阳还无需背上擅自攻掠郡县的罪名。

    蔡瑁则洋洋自得的对王睿夸下海口,扬言这次一定在宜城歼灭萧垚两万军队。吸取了上次襄阳大军齐出而被萧垚袭取了空城的教训,这次蔡瑁特意留下了一万大军据守襄阳,自己则带了四万大军赶赴宜城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