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分析计谋

作品:《三国凨

    袁绍谋取冀州,实力大涨,可谓天下闻名!

    唐凨在得知袁绍智取冀州后,没有太过惊讶,心里却是颇为不平静。

    的计谋,比起正面的厮杀,来得更加猛烈。袁本初帐下谋士的智慧,不可小觑啊,若自己身处韩馥的位子,是否也难逃袁绍的狼爪。

    袁绍他可以基本上说是兵不血刃地以及其微小损失的拿下了整个冀州,这等上兵伐谋的计铂唐凨一番深思分析后,也明白了大致与关键,心里感叹用的真是妙。

    唐凨感到谋士的厉害与作用,自己谋士缺乏,但可以多学习,培养和分析,以免自己或是自己手下的大将,轻易中计。心中定了,他决定借袁绍轻取冀州的计谋,好好的给大家分析分析。

    “主公,今日听说你又要给我们上课!”典韦憨笑着问道,心理似乎颇为期待。

    “是啊,主公,今日又给我们讲谁呢。”唐石也高兴的相问。

    “今天与大家分析下,河北袁绍前段时日,轻取冀州的事。”唐凨说道,

    “这袁绍挺厉害啊,这么快就拿下了韩馥,韩馥也特笨了”白爵、唐豹等人相互嘀咕。

    “公孙瓒为这事,正与他相战。”

    “主公,您请说,我们好好听着。”

    “袁绍能拿下冀州,我不惊讶,我重视对方的计谋之恰到好处。”唐凨开始说道。”我给大家分析分析袁绍是如何一下子取得冀州的,要知道那可是偌大个冀州,想我们是付出了多少艰辛,才获得广陵一郡,他这轻轻松松就是一州,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其中的玄妙。”

    “公孙瓒目前是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韩馥冀州富裕其军队数量与实力要逊于公孙瓒,而袁绍手下军队数量是没有韩馥多,也没有韩馥富裕、粮草充沛,但其手下强将精兵,战力似乎要高于韩馥,但不一定能容易击败韩馥。”

    “是啊,要真的真刀真的干,韩馥也不定输给袁绍。”陈到说道,“也不至于败的这么快吧”。

    “对,这正是接下来我要说的。”唐凨接着陈到的话,往下说。

    “冀州,不仅守东最好的一块地盘,也是全国最好的一块地盘,天下之重资也,袁绍垂涎已久。如果袁绍直接去打韩馥,则有两个弊端:一是打不赢,就会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境况就会很不利。二是打赢了,也会背上骂名,失信于天下诸侯。因此,除非是万不得以才采用硬打,在此之前,应尽量寻找更好的办法。”

    是啊,是这个道理。众人点头,继续听主公之言。

    “袁绍攻击韩馥,属于双方博弈,袁绍是弱势方,并无胜算。如果要想战胜强势方,弱势方使用的方案一般有两种。首先是积聚优势力量快速猛烈攻击对手的薄弱环节,使其瘫痪,丧失反击能力。这种方式对于袁绍来说取胜只能靠侥幸。其次是避免双方博弈的竞局模式,设法再增加一路人马参与进来竞争,演变成三方博弈的竞局模式。这对于弱势的袁绍来说是最为现实的获胜机会了。”唐凨用博弈论来进行分析,然后顿了顿看着众人。

    “问题在于,如何引导演变成三方博弈的局面呢。”唐山眉毛微皱,出口问道。

    “对,这是一个关键点,要想演变成三方博弈的局面,那就需要再增加一路人马参与进来。增加谁呢?必须增加一路比袁绍更强的才行。因为在三方博弈中,乙丙联合攻击甲方,除了共同的愿望之外,如何分配胜利果实也是双方联合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袁绍要联合的这方,必须有足够的实力不仅能够打败韩馥而且能够确保分享胜利果实。如果引入的力量并不想攻打韩馥,则不会与袁绍合作。如果力量没有袁绍强大,对方就会担心无法享受胜利果实,为他人做嫁衣裳。符合这个条件的,也只有占据北方的地方实力派公孙瓒。”

    “这个时候,关键的第三方已定,于是,袁绍就写信给公孙瓒,二人相约,共攻韩馥,平分冀州。”

    “主公,公孙瓒为什么要答应袁绍呢。”唐豹有疑惑问道,虽然袁绍方选择了最佳的公孙瓒,但公孙瓒为什么要去,这万一有其他阴谋呢。

    “公孙瓒的队伍精锐,战斗力强,而他一直也想打韩馥,一直都没有理由,现在有了理由,且又是外地作战,无论怎么说,他都不会吃亏,相反还能获取不小的利益,所以他同意了。”

    唐凨接着继续分析,并在板上边说边写:

    2、袁绍的队伍正在移过来,没有明牌,你不知道他是来攻打的,还是来帮忙的,所以一定不能先打袁绍。在这种情况,袁绍有可能是来帮他的,也有可能是来打他的,猜不准。凡猜不准就往坏处猜,把敌人想的够坏才不至于吃亏!

    那么,袁绍很有可能会来打他,尽管嘴上说的是来帮忙。此时,韩馥面临两种变数:

    1、坏的结果:袁绍与公孙瓒合力发兵,首尾夹击。

    2、好的结果:袁绍来帮韩馥,二人打败公孙瓒。

    韩馥必须避免第一种情况的发生,尽量促成第二种情况的出现,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因此:

    1、韩馥绝不能先攻击袁绍,否则,袁绍必会以此为借口而发起猛攻。

    2、韩馥也不能容忍袁绍的队伍在后面鬼鬼祟祟地靠近,以防他偷袭。

    那么,韩馥干脆把袁绍请到冀州来,就可以避免上面两种情况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乘机控制住袁绍,挟盟主以令诸侯。要注意的是,韩馥请袁绍到冀州来,一是为了共同对付公孙瓒,二是为了控制袁绍,有一举两得之便。可不是真想把冀州白送给他的!这个策略是比较好的。

    “主公,这么说来,韩馥是最无奈又吃亏的,从事后来说,他要是不请袁绍来,是否就不会这么惨了呢。”廖化适时的问道。

    “以事后的成败来讨论,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说,韩馥败就败在不该请袁绍到冀州来。现在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韩馥请袁绍到冀州来的变数:

    1、韩馥控制住袁绍的可能性有50%

    2、袁绍控制住韩馥的可能性有50%

    双方均势。

    (二)韩馥不请袁绍到冀州来的变数:

    1、韩馥与公孙瓒火拼之际,袁绍向韩馥发起猛攻,韩馥必败。

    2、韩馥与公孙瓒火拼之际,袁绍向韩馥发起偷袭,韩馥必败。

    韩馥始终处于劣势。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劣势与均势中,韩馥选择了均势,这是较好的做法。如果他不把袁绍请来,败的可能会更快。”

    “但是韩馥却是没有想到的是,袁绍来到冀州后,通过种种方式,把他的人杀了一批,换了一批,赶跑了一批,再者冀州也有不少官员是袁绍的门生故吏,都向着袁绍。加上不少人又背叛了他,所以很快就韩馥他的权被利掏空了。”

    “其实就北方局势来看,韩馥被灭是正常的,乱世中,不强不谨慎就会被吃掉。”

    “主公一番精细高明的分析下来,我等虽然也佩服袁绍其手下谋士,但更是佩服主公啊。”

    “主公,我等今日真有如大侧大悟、醍醐灌顶的感觉。”

    “今天之所以,给大家分析袁绍取冀州,是希望我自己包括你们,都要不断努力,不论是在武艺,还是智谋方面,都要重视,天下英雄谋士何其多,一计有时就是血流成河,一计就会死无葬身之地,一计也能定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