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花解语

作品:《回唐

    自此以后,每日里李清都会按时上学不提。

    其实学堂的东西对于李清来说很是简单。这时候教授的都是识字的启蒙读物,对于大学教授的他是没有什么难度的。于是每日里神游,先生看到,突击提问却也难不倒李清。

    倒是跟去的两位仆人家的孩子在学堂颇为用功。虽说两人跟去主要是为了陪读,说白了就是伺候李清。但李清那里需要被人服侍,基本上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动手,并且后世的思维作祟,凡事让别人服侍有些许的不自在。偶尔两人疏忽了什么,李清也不以为忤,反倒是劝说两人努力读书。两人甚为感激,自是待李清更加尽心一些。

    这一日早晨,花解语早早的把笔墨纸砚包好,收拾的停停妥妥,待到时辰叫醒李清,侍奉李清梳洗。

    自李清病好以后,穿衣洗脸之事基本上是自己完成,因为让别人帮忙实在是不太习宫花解语和其他的丫鬟这时候基本上就是在旁端端水之类的伺候着。待李清梳洗完毕,看到花解语不同往日,闷闷的有些不乐,问道:

    “解语姐,你看起来今天好像不太高兴啊。”

    “没有,只是这两日有些乏,过几天就会好的。小郎君快去给老太太请安,然后吃过饭就去学堂吧,这时候李安、李全已经在门外候着了。读书可不能误了时辰,免得学堂的先生责罚。”花解语说完,牵了李清的手,带他去附近老太太那里请安并一起吃早饭。

    李清其实就住在老太太的前一进院子的东厢房里,出门右拐穿过长廊,走过一道月牙门,过天井便到了老太太房里。老太太已经醒了,这时候在房间闲坐,跟着伺候的两个贴身丫鬟在说着话。见李清进来,满脸笑容,问道:

    “清儿今天怎么起的早了些?学堂学习费力,休息一定要好。”

    “是,休息很好。课业并不费力,倒是让牵挂了。”李清说着便要上前请安,早被老太太制止了。

    老太太拉过李清,认真的看了看,整理了一下李清身上的衣服,满是慈爱。李清在老太太身边坐了,回答些老太太问的学堂的事情,偶尔还会被考校一番。正说着话,丫鬟说饭菜已经准备好了,请老太太就餐。

    “把东西拿进来吧,今天外面冷些,就在我这里吃好了。”老太太吩咐道。

    丫鬟们把准备好的早餐端了进来,忙碌着摆放。花解语拿出一张长形的一尺来高的板足案放在房间的榻,帮忙把早餐摆在案上。

    李清蜷腿坐在榻上,老太太斜坐着,一只脚垂与塌爆另一只脚盘在身前。花解语和其他丫鬟在旁边站着服侍。

    饭菜是比较简单的,一些精致的小点心,糕点,还有几张胡饼,中间加有肉馅,另外还准备了清粥。

    边吃边聊。

    老太太问些上学的事情,问伺候的两个仆人是否尽心。李清一一答了。吃过饭,李清预备告辞去学堂,老太太想到什么,问花解语:

    “今早听巧儿说,昨天你家里来人了?”花解语是小时候被老太太买回来的,但是家人还在,大约是因为什么变故才把花解语送了人,虽说是送,但是跟卖掉了基本上是一个意思,只是赶上了好人家。在李家花解语一直伺候老太太,并没有受过什么委屈。只是当初说好了的,所以花解语与家里的人基本上从不往来。

    在之前邻居已经帮忙请了大夫过来诊治,说过年后劳碌过重、风寒染的重了不好医治,随便开了几副药方便走人了。药是吃了几天,但是并不见好。邻居商定后决定告知一下花解语,于是托人传了话。

    花解语去了另外一间房,李清和灵儿待在一起。仔细打量这间房间,房子很小,但是很干净,收拾的井井有条,看起来花解语的母亲是一个勤快的人。李清透过窗子打量花解语家的院子时,发现院子里面已经聚集的不少的人。大约是知道花解语回来了,过来看看,还听说住家的小郎君也一起跟了来,颇是好奇的。其中也许有很大一部分看热闹的成分。

    “解语从城里回来了,这有几年没有见过她娘亲的吧?”

    “听说在主人家事伺候老太太的?”

    “什么啊?你没见人家家里的小郎君都跟来了,听说是伺候小郎君的。”

    “看来解语在主家待的还不错,要不他家的小郎君怎么会跟来。”

    李清实在没有被人当热闹看的习宫作为小孩子完全可以不理外面的这些人,于是只好待在屋子里跟灵儿闲聊。

    过了会儿,花解语从另外的屋子里过来,询问李清需要什么东西。看样子是哭过了。李清问了花解语母亲的情况,现在好像比前两日好了些,大约能下床活动了,身子还是虚,吃过花解语带来的药睡下了。

    平日里家里只有她母亲和弟弟花惊定两人,所有的事情都靠她母亲,这一病倒,家里乱成了粥,幸好还有邻居帮衬着,日子总归还算过的去。刚才花解语的母亲哭诉着,说如果自己一去,花惊定该怎么办等等,大约还是心孩子的问题,现在这一病倒,想的多了,想起有花解语这个女儿来,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大一通。花解语在一旁陪着伤心。

    在花家并没有待太长时间。花解语看到母亲的病情已经稳定,回说老太太不放心李清,急着赶回去,临走的时候吩咐花惊定好好照顾母亲,过几日再回来看望。

    其实李清已经说过让花解语住下的话,自己跟着灵儿他们回去就可以了。但是花解语不放心,一再要求跟回去。

    进了洛阳城,天已经擦黑了。西边最后的光线照着这座雄城,染上了一层迷蒙的色彩。此时的洛水两旁已经有很多灯光亮起,水面上来往的船只也挂起了灯笼,找着最后落脚的停靠地。

    万家灯火燃起,映出繁华的神都。

    李清他们沿着洛水往修文坊赶,争取最后在宵禁来临时回到家中。

    “噗通!”有东西落水的声音。待到看时,洛河中的一条船上有一个身影跳下河去。

    随后吵闹声响起。

    “快,把人捞上来。”

    “绳子、绳子。”

    又有人跳了下去。作者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