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昆仑奴(上)

作品:《回唐

    又有人跳了下去,奋力的游向先前落水的身影。

    之前落水的人在冰冷的河水中挣扎,但很快离船远去了。这时候的船上才出现嘈杂的脚步声和叫喊声:

    “快,快划船,别让那小子跑了。”

    船上有人掉过船头,撑船快速的追了下去。后来跳水的人,接过船上跑过来的绳子,爬上了船。原来是先前跳下去抓人的。

    李清好奇的看着这一幕,正想着让马车停下来,花解语在边上忙道:

    “不要看了,小郎君。马上就要宵禁,我们要急着赶回去。”

    李清无奈,只好从车厢的窗口往外使劲瞅。

    先前跳水的人看起来水性很好,顺着洛河水转眼间就游出去很远,待船只掉过船头追过去的时候,基本上快要看不到人影了。这时候从附近的旌善坊里出来四五个人,腰挂长刀,身穿统一的圆领锦袍,头戴幞头,是负责巡查的武侯,看到河上的动静,紧忙跟了下去。

    天色已经变的黑了,道路上有星星点点的灯光照出来,映在缓流的洛水上面。河面上的不多的几只船上的火光照在水面上,越发显得暗了许多。刚才的船只离得远了,已经看不清楚。

    李清回过头来坐好,看着花解语问道:

    “刚才好像有人逃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大概是逃奴。”花解语说道,“偶尔会有奴婢逃跑的事情。”

    在唐朝,奴婢的地位十分低下,几乎相当于畜产,在《唐律疏议》里面有明确的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其实有些时候奴婢还没有牛马等牲畜值钱。奴婢完全是主人的私产,生死尽在主人之手。有点奴婢受不了压榨,胆大涤了出去。但是下场一般比较悲惨,抓回来打死的很多。

    其实在李家同样有奴婢存在,家里很多做仆役、随从的就是奴仆。但是自李清穿越过来以后,在李家倒是没有看多家中虐待奴婢的情况存在。只是知道当时把李清弄丢的仆人差点被李仁济打死。

    在李家,很多时候是老太太掌家。李仁济虽然是家主,但是做生意经常外出,除了自己带的随从等奴仆,家里面的大约还是老太太在管。

    老人仁慈心善,很少出现体罚仆人的时候,对待服侍的丫鬟、奴仆们很好,特别是贴身丫鬟例如花解语等更是极好,根本不像是对待奴婢惮度。因此家中的丫鬟、仆人等伺候的也尽心尽力,忠心的很。否则弄丢李清的仆人当时暗中怕是早就逃了。

    逃奴,李清皱了皱眉头,看样子刚才逃跑的那人水性不错,只是在这么冷的河水中又能坚持多久呢,被抓住的话估计下场就惨了。

    虽然作为后世人的李清对那人的遭遇颇为同情了一把,但是同情没有用,只希望那人能顺利逃掉吧。离宵禁的时间很短了,希望船上的人能放弃追捕。但是在这即将宵禁的洛阳城内,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远看模样应该是昆仑奴,水性很好,大约能够逃掉吧。”花解语看着李清,见李清有些同情的样子,小声的说道。大概自己是丫鬟的缘故,花解语还是希望刚才的人能够跑掉的。

    “我……拐卖……”声音不是很连贯了。

    报官?但是好奇还是压过其他的念头,李清搀起几乎冻僵的那人,偷偷的上了自家的停靠在外面的马车,驾车的人不知道那里去了。李清在边上的耳房间找到那位仆人,吩咐着驾车回去。

    仆人慌忙的出来,只看到李清一人,疑惑道:

    “小郎君,李全他们……?”

    “不用管他们,我先回去有事。”

    仆人忙拉过车,让李清上车后回了李家。

    车辆直接停在了李清住了院子外面,让仆人下去后待回头看时,那人已经晕了过去。李清到了自己房中,看到只有花解语一个人在,灵儿和其他的丫鬟不知道那里去了。

    花解语看到李清,问道:

    “小郎君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先不要问,帮我抬个人。”

    花解语看到马车中的那人,吓了一跳,看着李清问:

    “这是……?”

    “先抬进去,捡来的。”李清道。

    两人把那人抬到了边上的一间房间里面,房间平时不用,一直空着。待一切妥当,李清才把事情告诉了花解语。

    私藏逃奴的罪名是很重的,李清大胆的把这人拉回来让花解语也束手无铂一个人急着禀告老太太去了。其实李清也想过私藏逃奴的事情,但是,从那人口中大致得知是被拐卖了来,从人口贩子手中逃脱的。

    老太太很快就过来了,身边只跟着花解语一个人。也许是老太太知道事情的严重,没有让其他人知道。

    到房间里看过之后,回头对李清道:

    “我的小奴儿,你可真大胆,把这偷逃的奴人给整了回来。”一面问李清有没有其他人知道。李清答了,应该是没有,驾车的仆人应该没有发觉。

    “不行,还是报官,就说早上在我们这里发现的。”老太太说道。虽然老太太对家里的仆人很是仁慈,但是还是没有必要为了一个逃奴承担这么大的风险。

    “要不,我们买下来吧。”李清道。作者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