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无题

作品:《回唐

    上阳宫中,洛水河畔,百米长廊下,高力士正绘声绘色的给在座的李隆基和其他诸位相公说着两天前王屋山上的事情:

    “佛门智藏本来是要跟尹乐道长辩难的,最后没有进行,估计心中是有些遗憾的。司马道长新收的弟子玄清这时候却要与那智藏辩难。”

    高力士说到这里,略微顿了下,其余众人看了看彼此,心中有些惊讶,其中李林甫说道:

    “这孩童上山不过月余,就算司马道长每日亲自教导,又能领悟到多少道家经典,竟然要与智藏辩难。”

    其他人看着高力士,这在旁人看来的确是一个疑问,小小六岁孩童如何能辩的过修行十数年的佛门高僧。

    “但是,那智藏算是输掉了。”

    “啊?哈哈,这如何可能。”

    高力士接着说道:

    “两人一问一答,最后佛门让玄清证明‘道’之痕迹。没想到那玄清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就驳倒了山上的佛门众人。”

    “这倒是稀奇了。不知道那玄清是怎么说的。”

    “我们站在大地之上就是‘道’的作用,物体从上而落就是道迹。”高力士说道。

    “呵呵,人不站在地上还能飞上天去。所有的事物都是要落到地上的,这算什么‘道迹’,真是可笑。”李林甫说道。

    “世间万物皆存有‘道’,万物受‘道’之束缚只能落在大地之上,而不能落在其他地方。”

    “那飘上天空的烟气怎么解释?”

    “这……想来也是受‘道’之束缚的。”高力士说道,其实他也只是描述当时的情形,并没有对道门所谓的“道”有什么真正的了解。如果李清在这里,倒是可以给李隆基和在座的诸位讲讲这是个什么原理。

    “佛门中人就没有反驳?”李林甫问道。

    “这倒没有,只是在场的佛门诸人想了半天,大约无法解释那导致事物落于大地的‘道’究竟是什么,无从反驳。也可能是佛门众人认为玄清所说之事无稽之谈,没有理会。”高力士答道。

    “如此行事,如何不败。若不是善无畏大师在场,怕是你下不了那王屋山了。更何况,最后竟然被一个孩童问倒。”

    “师父,那孩童……”智藏正想辩解道。

    “不要说了。我佛讲‘一切法’,‘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与那道门之中所说的‘道’极为相似,等你悟了‘一切法’,自然可知道门‘道’为何物,届时再不会因不知对方的‘道’是何物而无法反驳。”

    “是,弟子受教。”智藏恭敬答道。

    正说话间,从外面进来一位年轻僧人,上前说道:

    “师父,一切都准备好了。”

    金刚智点点头,对跪在面前的智藏说道:

    “起来吧。这次事情以后你要明见自身,勤于修行,明彻佛门经法。从即日起,罚你三年之内不得踏出这大兴善寺一步,抄写经书千卷。”

    智藏忙又跪下,施礼道:

    “谢师父教诲。弟子定勤修佛法,一日不辍。”

    金刚智点点头,说道:

    “你要放下执念,一心向佛。明悟一切法,看透‘我空’、‘法空’,方得‘妙有’。

    “今日,为师讲为你开坛灌顶,授你《大日经》、《金刚顶经》,望你日后事理观行,修本尊法,能传我密宗衣钵。”

    “是,谢师父。”智藏跪拜行大礼道。

    “自此以后,授你法号不空。切记切记。”金刚智说道。

    “是,弟子谨遵师父教诲。只是这次弟子鲁莽行事,致使佛、道两门形势更加紧张,那宗圣观如何能善摆甘休。”智藏小声问道。

    金刚智僧袖一挥,冷声说道:

    “自有为师处理。形势与我不利,自然息事宁人。难道宗圣观还能找上我大兴善寺不成?”作者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