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花园计划

作品:《走向共和之1884回归

    第十四章花园计划

    在陈泽宇眼中,南洋天然就应该是华族人的殖民地。

    不是西方人那种纯粹为获得原料与商品倾销地的领土,而是纯粹的为本民族夺取生存空间的土地。南洋距离西方很远,但距离本土却很近,最直接的就陈泽宇所处的菲律宾与台湾及广东不过一海之隔。

    陈泽宇的计划需要大量的资金与人力,他想要做一番事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团结好南洋的这部分华人本土势力。将他们拧成一股绳,举起一个拳头,将南洋打造成真正的华族花园。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数不少的华人是分散在南洋各个地方,他们一个个都安于现状,许多时候都让陈泽宇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也许是老天都在帮助陈小哥,这种情况在几年前突然发生了改变。

    就在陈泽宇还在美国留学之际,南洋印尼群岛上的一股自称兰芳共和国的华人割据势力被荷兰人侵略并加以吞并,紧接着在整个荷印群岛范围内,荷兰人立即便对华人势力展开了血的清洗。

    陈泽宇一面心中惋惜,但另一方面这一情况却又为整个吕宋特别是以思浙为中心的东部吕宋带来了大量的华人移民。

    这也许有些讽刺,但荷兰人那不光彩而又残忍的行为确实算是曲线帮助了陈翰音一把。

    站在海爆陈泽宇一边遛着狗一边默默的思索着。

    “不急,会有清算的一天的”

    一个没落但不乏潜力的民族,这便是西方人对华族的看法。

    就在十几年前,清朝的当权者洋务派官员李鸿章刚刚准备把在美国完成中学学业的公派学生按照协议转入美国的军事学院和海军学院时,美国却突然撕毁协议,拒绝他们入读这些学校。而与此同时,来自日本的留学生们却正在这些地方刻苦攻读。

    如果没有陈泽宇的出现,几十年后,相当部分的华人有产者的后裔就将逐渐的被西方人所同化,即使自己仅仅只能做个二等公民。

    而这次兰芳共和国和荷兰人的冲突,就仿佛引燃了一根导火索。南洋的华人仿佛突然意识到自身独立存在的脆弱性,原本分散在各地的华人都几乎在同时寻找最后安全的“自留地”

    这个时候,在整个吕宋群岛乃至整个南洋地域都日益影响力剧增的陈氏思浙领地就了各地华人势力的视线。

    最终就在这十几年间,分散在南洋的一千多万华人大部分涌进了以东部吕宋为中心的菲律宾群岛。对这种局面,西班牙人一开始是抱着无所谓惮度,但随着华人数量在吕宋的激增,渐渐的也开始重视起来。

    幸运的是,就在西班牙人准备对这些潜在的能威胁到他们的华人势力加以动作的时候,远在加勒比的西班牙拉美殖民地开始闹腾了。当地人的起义在各地此起彼伏,在背后甚至还发现了美国人的影子。

    这种情况让西班牙人警惕起来,相比起暂时还算平静的菲律宾,这个只能为西班牙人提供木材和香料的地方,还是拉美的殖民地对西班牙更加重要。要知道在整个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拉美的黄金一直都在为装满一艘艘西班牙大帆船而努力。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加上陈泽宇这位“圣人”般的存在,吕宋的华人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期。

    到了1890年的时候,如今整个菲律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都成了华裔。去年底吕宋各地的华人团体领袖第一次在思浙碰面,并且组建了严密的组织性结构。

    至此而后,各地加入组织的各个华人势力都自称华盟,并推举了陈泽宇的叔父陈延昰为利益代表,每个季度各地华人团体都会送来自己居住地的献金。以此来供养思浙及各地陈氏越发庞大的脱产武装人员,并为新成立的隶属于雪崩集团的黑水安保公司组建和训练预备役武装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