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节 林功劳和张机器

作品:《临高启明

    运输百姓和物资,过去有苟家庄的陆路迁徙经验,这次决定全部使用船只进行海上输送,为下一步的大规模海上输送移民积累经验。

    “海军可以把登陆艇派来。”陈海阳说,“登瀛洲要承担广州的物资运输任务,暂时不动。”

    “伏波能运多少?”

    “一次大约70~80人。”陈海阳用铅笔在本子上划拉了一下说,“比登瀛洲要少,伏波上大炮和弹药占掉了不少吨位。”

    “6艘运输船呢?”

    “都是小船,每船装30~40人差不多了。”陈海阳计算了一下,“我们还缴获了村里的二艘200料船和五、六艘小船,这些都能用上,运力不成问题。”

    “海上要走几天?”

    “帆船宽裕一点计算,二天。”

    “伙食怎么办呢?”

    “草地五号好了。这东西够结实,管饱。”陈海阳显然对干硬的米饼不感兴趣。

    “运人没什么问题,集中大船一个波次就运完了,普通百姓也没多少财产要运,倒是这里的木材、生铁、麻絮、桐油这些很占吨位。”

    席亚洲说:“我建议陆军部队要尽快回撤一部分,现在一口气出来了5个排3门炮,老家有点空虚。”

    东门吹雨说:“从明天开始每撤一船人就安排一个班随船出发,运兵押运两不误。留一个排等新船下水之后再撤。问题是博铺那边都安排好了吗?一下要来500多人!”

    “邬德已经搞了方案。房子还在造,先让他们住检疫营――反正那里空着。”

    “伏波用在这里会不会影响博铺那边的设防?现在局势很紧。”文德嗣想了起来。

    “有四艘渔轮在就没什么问题,它们可都装了后膛炮。高机动、高速度、高火力,谁来都是找死。”

    “明天,第一波就把陆、林两家的全部运走。”文德嗣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把张船匠留下继续造船。”

    第二天,整个百图就鸡飞狗跳起来,到处都是大人喊,小孩闹的,其中又夹杂着女人的哭叫,穿越者是早有准备,哪些人先赚哪些人后赚发了五色纸片給各人手中。

    海滩上用绳子拉出了多条通道,通道边另有五色旗标注,拿着纸片的人看颜色走路上船绝对不会搞错。船上特意带来了几百只有背带蒂筐和大量的草绳,按户发給各家用来装捆行李。

    “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李海平哼着歌站在伏波的后船楼上,看着扶老携幼,大包小包的人流,正在士兵们的催促下步履艰难的缓缓流动着。

    林功劳仰头看了下这个哼着小曲的“髡贼”,这小曲和他们身上穿得衣服一样怪。族长叫他们“首长”,毕恭毕敬――那是怕这些“髡贼”们的火器厉害:光那卡口上的堡寨,连修带买炮,村里就花了不下几百两银子,在守卡的短工们身上也花了不少钱,本地的几百号土匪来打都不够瞧的,被他们几炮就給打没了。

    “饭都吃到狗肚子里了?”汉子的话恶毒而刻薄,“小伙子就拿这点?”

    林功劳默不作声的又拿起了两个包裹,心里把这群髡贼的祖辈十八代都了一遍。

    他闷着头走过去的时候,周围忽然爆发出一阵笑声,不用抬头他也知道,这不是林家的人,肯定都是些长短工之类的人物。平日里看见他满脸堆笑,头都不敢抬的人,现在敢笑他!

    满心怨毒的随着人流走到栈桥旁,这里堆着许多个草编包,走过一个就发一个。他拿到打开一看,里面是个竹筒,塞着塞子,似乎是水。一包用厚纸包着的东西,撕开一点,是饼饵。

    想得倒挺周到。林功劳心里嘀咕着,抚了下自己脑袋上的肿包,以后的日子会怎么样呢?他心里有点害怕,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世界并不是只有百图村那么大。

    周洞天得意洋洋的回到了船楼上,李海平嘿嘿的笑了笑:“你倒蛮有正义感的么,”

    “这种小崽子,不打掉点他的傲气,以后还有得折腾。这天下可是俺们的!”周洞天把手里的轮得飞快,“我还手下留情了,要不然让外面一点伤都看不出,里面五劳七伤――”

    “别,你打出一废物出来有啥用。”李海平心里嘀咕,执委会怎么把搞印刷的周老猫也給调来了,闹半天不会是来搞审讯的吧?他和周洞天住一个宿舍,以前经常看他半夜才回来,问他去干吗也不说,只笑嘻嘻的,后来才知道每次审俘治安组都要调他去干活。

    文德嗣送走了第一批船队,自己带人去各处察看了下这笔横财。木材很多,包括樟木、杉木和松木,足有五百多根;各种硬木:海南檀木、广东荔枝木和铁力木也有百十来根,上千根的粗细竹材。还有生铁、桐油、黄麻、白麻、棕毛、蛎壳等各种材料。

    在仓库里,他还看到了各种船用的配件,包括锻好的几副四爪铁锚。大量的帆篷、绳索、铁钉。还有许多武器。文德嗣察看之后发觉村里拥有的十多门火炮都是英国制造的,确切的说是东印度公司铸造,属于24磅舰炮――一种英国特有的短管加农炮。至于俘虏所说不好用的火,就是英国产的火绳。看来英国人在这一带很活跃么。

    根据张船匠说:红毛人有时候会到这里来补充淡水,修理下船损。他们会用火yao、武器和洋银付款。

    “你们会修红毛船?”文德嗣问。

    “红毛船形制与我国不同,但是船总是船,”张船匠恭恭敬敬的说。他不过四十出头,不但手艺最好,会造大船而且“多有巧思”。

    “要你造红毛船行不行?”

    “船帆――”他犹豫了下,“没有这许多的布。”想了下,“还有帆上的绳索,十分繁杂,纵却有巧妙之处,其中的门道没有洋匠怕是做不出来。”

    “这些我都知道――”

    张机器吃惊的看了一眼眼前的“髡人”,这么一个养尊处优模样的老爷也会搞这个?

    “那小的愿意一试。”

    “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贱名张机器。”

    文德嗣楞了一下,笑道:“好好,看来你到了我们那里才能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