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紫气东来

作品:《摸宝

    坐镇摸宝行这种工作,还是比较枯燥的,沈文信一个人待在柜台内,拿着一本有关古玩鉴定的著作,汲取着收藏方面的知识,丝毫不敢懈怠。

    尽管拥有“摸宝”的能力,很容易判断出新旧,不过没有点墨水的话,单单以直白的话语,无法说服别人,那也不行。

    鉴定古董,里面的门道很繁杂,沈文信也是逐步增长,见识越多,愈加觉得自身的浅薄。一直坐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陈黎进来,对沈文信说道:“沈哥,你也坐了一天了,出来休息一下,吃完饭再看。”

    沈文信看书一页琢就磨半天,一个上午的时间,这本书只翻了一小半,意犹未尽地做好标签,沈文信有点习惯这种生活了。

    坐镇期间,多看点书也未尝不可,平时因为有杂事制约,沈文信很少沉下心来看书,当然那段时间沈文信也恶补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只是没现在这么专注研究,粗略一看,记在心中就成了。

    而如今沈文信却是结合这段时间的经历,来验证、推敲,吸收书本知识和消化这段时间的经历,自然事半功倍。

    简单吃了隔壁饭馆的豆角炒肉的盒饭,沈文信、沈中亦、屈大龙、陈黎休息了半个小时,再次上班,沈文信又开始孜孜不倦的学习生涯,早些日子在图书馆淘到的书籍,这次可以看个够了。

    一个月的时间,沈文信的鉴定知识不出所料会突飞猛进。

    下午4点左右,沈文信埋头苦读的样子,没注意柜台上站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正是沈文信最好的兄弟,易小军。

    可能是事先打招呼了,所以没人打扰他们,易小军瞪着沈文信半天,愣是没见他抬头,有些憋不住了,敲着柜台的高强度防弹玻璃窗,调笑道:“哟,掌柜的,你就是这么对待你们的顾客?我来了这么久,也没见你抬头看我一眼?这就鼠店的待客之道?”

    站在旁边的屈大龙,有点好奇,对陈黎说道:“大嫂,这小子是谁啊?公然挑衅摸宝行啊!太过分了,要不要我拎他出去?”

    陈黎掩嘴轻笑,摇了,说道:“大龙,如果你敢上去的话,估计不等他收拾你,沈哥就是把你拎走了,你所谓的‘这小子’是沈哥十多年的好哥们,小时候同穿一条开裆裤的兄弟,这间摸宝行,小军哥原来还是二当家呢。”

    “好险刚才我没冲动……”屈大龙后怕不已,沈文信解除了倪秉正、杨宇职务,让他们回家休息一个月,这个决定着实让屈大龙有点“兔死狗烹”之感,觉得沈文信不仅仅是一个好说话的大哥,还是一个冷酷无情的老板。

    其实这种状态也是沈文信比较满意的,与员工们在平时嘻嘻哈哈没什么问题,但胜作、重要的业务方面则要正经,以章程办事。

    沈中亦身为经理,很善于处理这方面的事宜,只是最近对这个小职场的氛围,还不太适宜,所以黑脸的角色,先由沈文信充当了。

    “和尚,装什么大尾巴狼,有什么事,直说!”沈文信抬头一看,是易小军这犊子,立马打开铁门,走了过来拍了拍易小军的肩膀,满脸笑意。

    易小军的肩膀被沈文信拍得有点生疼“哎哟喂”地叫了一声,身体半斜,埋怨道:“几天不见,你的力量这么大了啊?不会吃了什么大力神丹了吧?”

    “是你身子虚,还怪我力气大了。”沈文信可没觉得力量变大多少,还以为易小军开玩笑呢。两人坐定,易小军与沈中亦见礼,只见他手里面拿着一个盒子,来到了鉴宝室,放到了方桌橡皮垫之上,这是一个比较稀罕的碗。

    器形看来是明代的,以青花绘画出了宣德时期的风格,边饰有梵文字体,以石灰粉点上的,的青花是景德镇风格,制作的中规中矩,奇特的是外壁的地子,以特殊的紫色釉为地,白色空的地方则形成了松竹梅岁寒三友。

    整个风格,极其大气、磅礴,紫色地子?沈文信有些疑惑,没有直言,听易小军怎么说先。

    “蚊子,这次带这个碗是让你掌掌眼,你也别笑话我,这是我第一次独自凭借自我眼力买来的一个物件,看落款是大明宣德年制的,这个紫色的地子,我比较喜欢,所以也就没过多的犹豫,直接从一个朋友手中转来了。”

    沈文信没有着急上手,而是反问道:“买来的时候价格贵不?”

    “额,怎么说呢,几十万吧,难道不对?”易小军以前是和沈文信合伙开了这家古玩店,在还没正式开业之间,两人就散伙了,易小军进了父亲的公司,准备接管一个市值几十亿的大公司,不论他如何反感易中天为他制定的路犀偌大的产业总归要由他来继承。

    不同于国外的家族式企业,几代人创建亦或者十几代人建立的大型企业,继承权不会过手给子嗣,而是通过一个信托基金,这样一来的话,会最大限度保存公司的产业,不至于被败家仔挥霍一空。

    国内则还没这个意识,往往是以传统的经营模式,子承父业,不论他是否能够担当这个位置。由此出现了“富不过三代”的说法。

    沈文信听了这个价位,心里面稳了一点,几十万对于易小军来说不是大的损失,虽然目前他手上的可支配的资金不足百万,但是区区几十万,只是肉疼几天,过些日子就能缓过劲来。

    单单从外观来看,沈文信就知道这个碗不是宣德本年的!而且不会太老,为什么呢?主要是这个紫色地子,过于诡异。

    价格高些,他们不在乎,保证老物件,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沈文信觉得尽管暂时来说,摸宝行人流不大,真正购买低端古玩的人不多,但是不可否认,只要一个月内完成一笔交易,那么摸宝行就吃喝不愁了。

    还有一件四品的好物件,沈文信还在寻求卖家呢!不急,他一点都不急!

    与陈黎收拾好了摸宝行,检查了藏宝室的宝贝,然后再整理下柜台,沈文信与陈黎一道回到了龙城高中,常回家看看,一直是沈文信的信奉的。

    摸宝行晚上则由屈大龙、沈中亦看管,保证宝贝的安全,一般来说,摸宝行内总得有人留守,尽管安保措施不错,但是如今的盗贼太猖狂了,不得不防。

    提前通知了父母会回来吃饭的沈文信、陈黎,一回来就闻到了满桌子的菜香、肉香、饭香……

    陈振风也过来一道吃饭,而陈红则在食堂吃饭,寄宿生,一直到老师家里面吃饭,也不太像样,陈振风则不同,他是二老照看的学习,到了准备高考的阶段,营养、学习、鞋方面都要跟上。

    这一年如果考不上,沈中兴、吕凤来会把陈振风安排到高三补习班,经过系统的复习下一年高考则不成问题。

    这些日子,只是让他们帮忙辅导陈振风,形成一个学习氛围,让其更好融入学校当中,暂时来说,没有正常上过学校的陈振风,不太能和同龄人交流,等沈中兴、吕凤来矫正了之后,也许就有可能了。

    教育这方面,沈文信不是专业的,把陈黎的弟弟、妹妹交给父母看管,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一餐大家吃得其乐融融,沈文信与陈振风一道回到房间,沈文信询问一些有关他是否适应这里的环境,父母在场有些话,不太好明说。

    “振风,你也住在这里有段时间了,跟姐夫说实话,还适应这种生活?”沈文信倒了一杯饮料给陈振风,坐在椅子上与陈振风交流。

    低着头,喝完饮料的陈振风,嗫嗫嚅嚅地道:“姐夫,这几天我过得很充实,只是有时候觉得有点寂寞……”

    陈振风在灯光的映射下,脸蛋红了起来,这个年龄段害羞是正常的,而且已经达到了对感兴趣的阶段,不加以引导的话,很容易出现岔子。

    尽管一天的安排很紧密,却少了许多娱乐时间,与同龄人的交流几乎没有,关在一个笼子里面,犹如一只观赏鸟一样,有时候陈振风在阳台看着上体育课的学生,那种欢呼雀跃的表情,的确牵动了陈振风的心。

    特别是那个穿着粉色运动服的女孩,一颦一笑,他都看在眼里,每次上体育课,他都会特意瞥一瞥,形成了一种常态。

    对的兴趣越来越强烈,朝思暮想,这几天特别强烈,对沈文信没有任何隐瞒,断断续续说了有关暗恋这个不知名女生的事。

    这就是所谓的单相思……

    沈文信没有任何责怪,相反很认真倾听了陈振风的心里话,因为在这个年纪,他曾今也有这种心思,可能还比陈振风更过分、更入迷,进而影响了学习、生活各方面。

    沈文信作为一个过来人,以理解的口吻说道:“振风,你这种情况,我以前也遇到过,但是你要知道,现在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也许是你一直学习、写作,重复做单调的事宜,产生了一些幻想,那很正常,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转变下你的安排表,比如说参与旁听、加入一个班级里面、试着与人沟通。

    沈文信觉得应该让陈振风花一些时间旁听,参加学校里面的课余活动,诸如体育课、班会、晚会之类的,丰富下陈振风的交际面,这样的话,单相思的病症会少很多,如果遇到那个女孩,也可以试着了解,成为朋友也不错。

    沈中亦、吕凤来的课程之时,陈振风可以旁听,在不影响其他学生的基础上,适应课堂的氛围,这个很重要。

    二老的意思是等陈振风熟悉了周围的环境,再一步一步来,不过沈文信却认为这个时刻是要旁听、参加活动了,不然一直待在家里面,心智不坚定的人,很容易憋出病来。

    沈文信征询了父母、陈黎的意见,沈中兴表现理解,吕凤来却有点顾虑,说道:“陈振风这个孩子太内向了,我怕他跟同学之间难以融合,如果其他学生欺负他的话,那怎么办?”

    吕凤来很喜欢陈振风,觉得他虽然性格内向,却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懂得孝顺长辈。

    “妈,振风总不能在我们的庇护下成长,适当给他一片天空,我觉得很有必要。”沈文信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沈中兴也说道:“凤来,我们应该讲究科学的教育理念,死读书是不行的,还是听文信的吧。”

    最终吕凤来妥协,众人商议让陈振风加入高三重点班的环境中来,首先从旁听、参加活动开始。

    陈黎自然没有意见,很高兴沈文信的父母会这么为陈振风打算,不论做什么,总得思路都是为了陈振风能够适应学校的生活,从而融入社会,再考上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