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作品:《地心引力

    1895年,聚集在法国某间咖啡馆地下室里的一群普通人,被墙上闪烁着的光影吓得四散奔逃,因为他们怎么也无法想象,那个方方的平面上,居然有一辆逼真的火车正在向他们驶来,而这一刻被载入史册。我等现代人无论如何潜心模拟,也难以真正钻入那时代的亲历者体内,去感受第一次看见《火车进站》的震撼。从我们一出生,活动影像似乎就跟阳光和水一样自然。那种“无法想象”已经无法想象。

    对“无法想象”的迷恋,像一剂毒品,推动着一百多年来的电影人,前仆后继用开创性的理念与手段去尝试制作他们心目中的电影,失败者当然比成功者多。硬件和软件上的革新,又将刺激下一波作品的诞生。就这个意义而言,《金刚》《星球大战》和《八部半》《记忆碎片》都是各自踩过无数台阶,站在了一个节点上。《地心引力》,当然是。

    艺术总具有多重属性,而最容易被受众认知的是文学性或戏剧性,于是其他侧面常因无法广泛讨论,又容易限制在某个区间内,很快就会被不知不觉超越。很多年后,我们看见梅里爱的剪辑魔术本能感受可能是滑稽。像卢米埃尔兄弟那些一分钟短片,在获得最初惊艳后也落入寂静,公众一旦习惯看到“生活画面”很快便失去兴趣。但这并不代表,这些从来都不重要。

    按类型划,《地心引力》绝对不是所谓的大片,从起意开始它就很小很极端,(导演阿方索卡隆接受采访时说,《你妈妈也一样》《人类之子》《地心引力》都算公路片),纯粹宇航员的遭遇作为主体。由于对太空视效的坚持和探索,将其慢慢顶到了如今这个70%地技量。片中大量画面都是纯CG,星球,太空舱体,面罩上的倒影,甚至包括部分镜头里演员的身体也是电脑制作而成。动不动十几分钟的长镜头,只为尽可能让观众感同身受地同角色一样漂浮在太空中无依无靠。包括长时间凝视的“冷漠感”,也更能加深危机来临后的绝望。只是可惜这种技术与环境结合的美感,从一开始就无法被所有人完全认同与接受。

    3D是绝对有必要的,我和朋友不止一次越过桑德拉布洛克惊恐的表情,去仔细端详着她背后那个静谧无边的蓝色巨球。

    剧本干净简洁且意味无穷,比起《2001漫游太空》,编剧用了更实际的危机节奏来加强可看性。双重的“求生”线索交织着层层推进,画面给出的信息牵动人心,从没有停滞不前的时刻。其实可以假设一下,倘若幸存者是乔治克鲁尼,吸引度是否会打个折扣。爱问“后来呢”的爱好宅怕是会兴趣索然。故事力量不在任何翻转,只在火球呼啸着穿越大气层,追随着地球母亲所给与的引力,带来的那次重生。

    卡隆自己讲,“我觉得叫进化可以好一点”。

    是啊,生命无稽又无序,意外随处可见,伤痛挥之不去。比无望更可怕的是毫无。人类在地球上的存在,就像悲痛的母亲那样闷头开着车,一直开一直开一直开。既然熵一直在递增,我们为何还要向往太空。

    因为我们一定得去找,那双可能没人再穿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