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皇储之位

作品:《楚氏春秋

    昌平王府的下人见楚轩带着楚铮来访,不敢怠慢,忙进去禀报。两兄弟站在王府门口,楚轩犹豫了半天,忽道:“小五,据为兄所知,琪郡主对你观感不佳,你若是见了她可要多担待些,不要与她计较。”

    楚铮奇道:“那是为何?小弟记得从未得罪过她啊。”

    “据说是因敏公主之事而起,当年你为了轻如与敏公主交恶,琪郡主得知此事后对你极为不满,具体详情为兄亦是知之不多。过会儿让着她点儿便是,毕竟她是郡主之尊。”

    楚铮微微一笑,道:“日后她说不定就诗主了,小弟明白,请大哥放心。”

    昌平王虽是当今皇上的亲弟,但无权无势,加上生性淡泊,平时甚少与官府中人来往。楚家兄弟的突然到访,着实让他颇感意外,又有些为难。赵国对礼数极为讲究,这楚家兄弟一个只是三品司马,另一个也不过是禁卫军偏将,照理来说只派一王府管事接待便可,但朝野上下又有何人敢仅以此等礼数相待这两兄弟,况且楚名棠掌权后,对昌平王府也颇为照顾,昌平王托办的事基本上是有求必应,这份人情亦是非同小可。

    昌平王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儿子赵应,赵应会意,起身道:“父王,孩儿前去迎接楚家兄弟。”

    赵琪也说道:“女儿也去。”

    昌平王微微皱眉,道:“你大哥去就行了,他与那楚轩自幼熟识,以平辈之礼相待便可。”

    赵应来到府门外,抱拳笑道:“楚大公子看似近日很清闲啊,居然有空暇来我王府。”

    楚轩回礼也笑道:“小王爷说笑了,此次我家小五从京城回来,受父亲之命前来拜见王爷,楚某只是陪同而已。”

    楚铮见赵应嘴边已留了两抹小胡子,比当年所见老成了许多,显得颇为干练,方才与大哥言谈间颇为随意,并无避讳,显然平日交情不错。楚铮上前长施一礼:“卑职楚铮参见小王爷。”

    赵应看了看楚铮,又看了看楚轩,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将楚铮扶起,道:“楚小弟免礼,你我两家同在平原城,亦可算是世交,官场那套就不必讲究了。两位快快请进。”

    到了内院,楚家兄弟见过了昌平王,宾主各自就坐,彼此客套了一番。楚铮留神打量着坐在一旁的赵琪,只见她比三年前丰腴了许多,身着宽大袍裙,显然是为了掩饰有孕之事,不由暗暗替她惋惜,父亲已经知道她与大哥之事,他们二人恐怕很难有结果了。

    赵琪发觉楚铮在看她,冷哼一声道:“楚小弟,我有一事相询,希望小弟能如实道来。”

    楚铮拱手道:“郡主请说。”

    “听说小弟来南线的途中,做了件震惊江湖的大事,太平展家一门数百口人被你斩尽杀绝,不知是真是假?”

    楚铮皱了皱眉,道:“郡主所听此传言与真相颇有出入,小弟只是奉刑部之命查办展家,除了展风楼等十数人拒捕而被击毙外,其余案犯都交于太平府衙门审讯,说是被小弟斩尽杀绝似有些过了。”

    赵琪冷笑道:“那你可知展家满门已于五日前被满门抄斩?连妇孺都无一幸免。太平展家在江湖上亦颇有侠名,没想到落得如此下场。”

    楚铮脸颊不自觉地抽搐了下,道:“展家杀害朝廷命官,为霸占田地诛灭多户人家,所犯之事证据确凿,郡主若有何疑问,可向太平府乃至刑部查询。至于妇孺被杀一事,小弟也曾劝阻过太平知府黄大人,但我大赵律法便是如此,小弟亦是无能为力。”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展家亲朋好友遍天下,五公子,你已惹起江湖公番以后可要小心了,不知已有多少人视你为敌。”

    楚铮曾听赵敏说过,赵琪掌管紫龙珏,并负责监视赵国的武林动态,平时与江湖中人交情不错,闻听此言并不感到奇怪,反而哈哈一笑,道:“多谢郡主提醒,不过郡主可能还不晓得,非但是太平展家,连断剑山庄也已被彻底铲除,小弟已无退路,这江湖公敌是已当定了。”

    赵琪脸色大变,看了一眼楚轩,道:“此事当真?”

    楚轩低下头去视若不见,楚铮道:“三哥已率平原大营近万大军兵发破釜塘,若无意外的话,断剑山庄已是在劫难逃。”

    赵琪对楚铮怒目而视,道:“那断剑山庄又是所犯何罪,竟需运用军队前去征讨?”

    楚铮淡淡说道:“此乃兵部机密,小弟不敢乱说。”

    楚轩偷偷对赵应使了个眼色,赵应点了点头,道:“小妹,江湖中人作奸犯恶之事难道还少了?当年太尉大人尚在南线时就有意剿灭断剑山庄,你与楚家小弟何必为此事争论不休。”

    赵琪道:“大哥,话可不能这么说,我朝太祖当年起兵,麾下大将中有不少就是出自于江湖。何况这些江湖中人虽桀骜不驯,但武功高强,稍加训练便可作为一支奇兵来用,这太平展家和断剑山庄实力非同小可,如今我大赵正是用人之际,不让这些人为国效力,反而无故诛杀,岂不是寒了所有江湖人之心?”

    楚铮心中一动,赵琪说的亦有道理,不过太平展家和断剑山庄是不得不除的,以后对江湖中人是应采用些怀柔手段了。

    昌平王见几个小辈争执了起来,道:“琪儿,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朝廷只在乱世或迫不得已之下才启用江湖中人,当年太祖建国后,最先诛除的三位功臣有两人便是出身大赵境内的武林世家,此事就不用再争执下去了。”

    赵琪见父亲开了口,只好不再言语。

    昌平王对楚铮说道:“贤侄自京城远道而来,又特意来拜访本王这老头子,定是为何事吧?”

    楚铮欠身说道:“卑职有个请求,请王爷先摒退下人。”

    昌平王微微颔首,命下人皆退了下去,楚铮从袖中拿出一份折子,说道:“兵部有令,任命昌平王世子为禁卫军大营参将,即刻赴京上任。”说完,楚铮将那份折子呈给昌平王。

    昌平王接过,脸上却是一片茫然。赵国历代最忌讳宗亲弄权,各地的藩王全都是只有爵位而无实权,他又是赵王的亲弟,这些年来除了两任太守,平原郡官员为了避嫌都不到王府走动。怎么会突然调自己的儿子赴京任职呢?

    赵应答道:“孩儿平日与楚轩甚为交好,是他告诉孩儿的。”

    昌平王冷哼一声,道:“此事恐怕大有蹊跷吧?”

    赵应轻描淡写地说道:“父王何需管他,只要瞒过了外人,小妹便可有个好归宿了。”

    昌平王对赵琪本就颇为疼爱,闻言沉默不语。

    赵应想了想,鼓起勇气道:“父亲,您方才为何说不想让孩儿赴京?”

    昌平王轻叹一声:“应儿,你真的想去京城?”

    赵应说道:“父王,这对孩儿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是放弃了,孩儿今生都不会安心。”

    昌平王看着自己的儿子,赵应也毫不相让,两眼睁得大大的。

    昌平王坐了下来,道:“那你想要当个有为之君,还是个碌碌无为之君?”

    赵应道:“当然是个有为之君,孩儿定以我朝太祖太宗为楷模,勤政爱民。”

    昌平王冷笑道:“若你真这般想的话,为父更不应让你去了。”

    赵应不解道:“那是为何,父王难怪要孩儿做个无为之君?”

    “并非为父要你做,而是你不得不做!当年为父不想与皇兄争夺皇位,就是看到大赵三大世家已是根深蒂固,大权旁落已成定局,凭为父之力根本无力改变,似这等皇帝之位坐了又有何意义,还不如做个清闲逍遥王来得自在。而皇兄却看不透这一点,与三大世家争斗数年一无所成,如今已经病入膏肓,仅有一子也被毒杀。含都说什么此事是西秦所为,可西秦费尽心思杀一个储君又有何用,朝中政局却波澜不惊。依为父看,此事与三大世家脱不了干系。”

    赵应只觉寒意阵阵,道:“父王的意思是说孩儿如果登上皇上,也只有顺从楚名棠等人之命,不得与之争权,否则会有性命之忧?”

    “不错,皇上现在全靠你姑姑用叶门秘法维持着性命,但亦是时日不久。你若真是登上皇位,为父送你三个字:忍、分、诛。”

    赵应躬身道:“请父王明示。”

    “你所能做的第一件事,只能是忍!楚名棠此人天纵奇才,胸怀大志,但急于一统天下,在此事上你要与之配合,给予其方便,毕竟此亦是我大赵太祖之遗愿。但一统中原起码十数年乃至数十年,你亦不可毫无作为,要想方设法提拔笼络非三大世家出身之人,收为己用。”

    “待到你身边有一定势力后,便可开始做第二件事:分。三大世家也并非完全同心,特别是方家历来注重平衡之道,如今朝中一家独大其必不甘心,你不去笼络他,方家也会暗中为你效力。但在天下未平定之前切不可与之走得太近,反倒可从楚家内部着手。”

    赵应道:“父王可是说楚家兄弟之争?”

    “不错,楚家兄弟之争此时便已初露端倪。以楚轩之能居然也被贬到了平原城,既然琪儿钟情于他,如果那宁小仙一死,你到京城后要鼓动你姑姑将你妹妹许配给楚轩,如果楚名棠不准,楚轩定会心生怨恨,正可为你所用,若是楚名棠准了,那就全力支持他为楚家下代宗主。据为父看,那楚家小五以弱冠之年便得楚名棠如此看重,绝非易与之辈,定不会将宗主之位拱手相让。这兄弟之争楚名棠在世之时尚可压制,等他一过世,楚家必会大乱,到时若是天下已平定,便可联合维护皇室的大臣,还有在三大世家打压下郁郁不得志之人,就算拼上三五年的朝政动荡,也要先把楚家铲除。这便是第三个字:诛!”

    ※※※※※※

    “大哥,你在平原城已久,对昌平王亦有所了解,可知他方才那话是什么意思?”出了昌平王府大门,楚铮不禁问道。

    楚轩道:“朝中官员都道,昌平王胸无大志,只寄情于山水之间。可据为兄所知,当年先皇仅有二子,昌平王虽是当今皇上之弟,可当时论才气声望都不在当今皇上之下,况且本朝与历代王朝不同,各地藩王无半点实权,还不如一个知府,可昌平王自始至终未曾有过争位的念头,岂非咄咄怪事。依为兄看,昌平王是个聪明人,早已看出三大世家已是根深蒂固,如今对小王爷赴京之事亦有此顾虑,知道无论何人继位,这朝中大权还是在父亲与方相国之手,小王爷为人处世算不得稳重,也难怪昌平王要担心了。”

    楚铮暗想这昌平王对朝政局势看得很清啊,比起当今皇上还明白三分,口中说道:“这倒有些麻烦了,昌平王若不让小王爷进京,小弟难以向父亲交代啊。”

    楚轩笑道:“小五尽管放心,小王爷热衷名利,他是绝不会放弃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的,昌平王执意不让他进京,他非闹翻天不可。”

    楚铮皱眉道:“过于热衷功名可有些不妥,小王爷如果真成了皇上,希望他不要和储君一般与三大世家搞得剑拔弩张才好。”

    楚轩道:“小王爷还是有些小聪明的,不会似储君那般莽撞。”赵应为了在平原城中得到自己的照顾,连赵琪之事都帮着瞒了下来,似他这种人定不会干那种以卵击石的蠢事。

    楚轩忽笑道:“看天色已是午时用饭时分,可王爷连场面话也不说一句就让你我兄弟离府,看来此事确已让他方寸大乱。”

    楚铮摸了摸肚子,笑道:“大哥这么一说,小弟还真觉得腹中空空了。”

    “那好,为兄今日做东,望江楼的几个厨子手艺不错,就去那里吧。”

    楚铮也不客气,道:“大哥既是如此说,小弟恭敬不如从命了。”

    “在这平原城自然由为兄作主,等为兄到了京城就要烦扰小五你了。”楚轩想了想又道,“要不要派人去接一下苏姑娘,且不说她是成尚书的姨侄女,说不定不久便是弟妹了。”

    楚铮讨饶道:“大哥放过小弟吧,小弟正为此事心烦呢。”

    楚轩哈哈一笑,道:“既是如此,为兄也不多事了。戴管事,你带人先行到望江楼安排,我等随后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