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要战则战

作品:《楚氏春秋

    不知过了多久,秦王迷迷糊糊地醒来,只觉得口干舌燥,头痛欲裂。

    忽听有女子嘤咛之声,秦王这才发现自己怀中搂着一粳低头一看,只见一双眼睛似嗔似怨地望着自己。秦王心头一阵迷糊,脱口而出道:“巧芸……”

    那女子轻叹一声,幽幽说道:“皇上,奴婢是解语。”

    秦王微微一惊,坐了起来,定神看了看,这女子不是应解语是谁?

    应解语身无片缕,登时大鞋双手护胸,螓首深深地埋进了被褥中。

    秦王明白了,定是自己酒后神智不清,错把应解语当成了薛巧芸。不过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很快平静下来,想了想道:“解语,事已至此,朕欲立你为妃,你可愿意?”

    应解语声若蚊蝇:“解语一切听从皇上做主。”

    秦王点了点头,应解语却又道:“解语还有一个请求,请皇上恩准。”

    秦王微微皱眉,道:“说吧。”

    “解语别无所长,唯有烹饪小技尚可,还请皇上准许解语平日仍行司膳之事伺候皇上。”

    秦王听了呵呵一笑,将应解语搂在怀中,道:“你既已是朕的妃子,怎能再亲自下厨,不过御膳房之事可交于你掌管,但只准在一旁指点。”

    “多谢皇上。”

    秦王轻抚着佳人滑若凝脂的肌肤,不由怦然心动,应解语则面色绯红,气息渐渐急促起来。

    忽然雅易安推开房门走了进来,见秦王赤着上身靠在,忙伏地拜倒道:“小人该死。”

    一阵寒风吹入屋内,应解语不由得打了个寒战,秦王替她盖上被子,不悦地说道:“有什么事吗?”

    “启禀皇上,薛元帅和礼部大臣周泰求见。”

    秦王有些奇怪,薛方仲昨晚也在此地,自己这黄事他应该知道,此人性情虽直爽,但平日也颇懂察言观色,除非有什么不得已之事,否则他断然不会前来打扰。

    秦王想到此坐不住了,道:“小安子,将朕衣物取来。”

    雅易安应了声是,侍候秦王穿好衣裳。秦王简单梳洗完毕,忽道:“小安子,传朕旨意,立御膳房司膳应解语为贵妃。你在此问清解语的籍贯生辰,即刻派人回宫登记在册。”

    雅易安一呆,秦王看了他一眼,道:“怎么,还要朕再说一遍吗?”

    雅易安忙俯身道:“小人领旨。”

    秦王哼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雅易安愣愣地看着这躺在被窝中的女子,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皇上每年宠幸的宫女也有不少,但似这般直接被封为贵妃的还未曾有过,这倒也罢了,最头痛的是昨日自己还对她又打又骂,今日这女子便成了皇上宠幸的贵妃娘娘,这变化着实也太快了些。

    过了许久,雅易安咳嗽一声,道:“娘娘,此地并无宫女在此,可否要小人伺候?”

    只听应解语轻笑了一声:“久闻雅公公乃宫内第一善察言观色之人,今日解语算是领教了。”

    雅易安面不改色,道:“娘娘身份今非昔比,以前得罪之处还请见谅。小安子虽不才,但也有些小本事,希望日后能用在为娘娘效力之处。”

    应解语沉默了一会儿,道:“雅公公说的是。记得巧芸姐曾说过,这世道原本就是强者为尊,适者生存,解语原本只是一卑微宫女,忍气吞声是再自然不过之事,也怨不得雅公公。从今日起,往事解语都已忘却,日后在宫内还需请雅公公多多照应。”

    雅易安凛然,此女对进退得失看得极为分明,绝不可轻易与之为敌,皇上看来又对她颇为宠爱,暂且看来还是合则两利,于是俯首应道:“娘娘言重了,此乃小人应尽之责。”

    “臣薛方仲、周泰参见皇上。”

    秦王道:“平身。二位爱卿有何要事?”

    薛方仲上前一步道:“启禀皇上,北疆告急,胡蛮再度出兵进犯中原。”

    秦王腾地站了起来,道:“此事当真?”

    薛方仲神色凝重,道:“决计不假,北疆一日发来三份奏折,胡蛮已聚集了二十万人马,秦赵两国北疆军正严阵以待。”

    秦王缓缓坐下,道:“薛卿,当年你与郭怀联手大败胡蛮,距今已有十余年了吧。”

    薛方仲和周泰大惊,皆俯首道:“皇上不可。”

    程无彦面露惊喜之色,道:“秦王陛下若有此意,我家可汗定会感激不尽。”

    秦王哈哈大笑,站了起来,道:“尔等这种分而攻之的伎俩,胡蛮早就用过了,如今突厥居然也拿来卖弄,看来确是一路货色。我大秦虽与赵国连年征战,但北疆秦赵大军向来同仇敌忾,当年薛卿与北赵郭怀联手追击胡蛮近千里,斩杀匈奴稚斜大单于,朕在咸阳宫中得闻此讯亦是热血沸腾。回去告诉你家大汗,朕不会学那汉代诸皇和亲之举,要战便战,朕有生之年绝不容胡人越过北疆半步。”

    程无彦遭此戏弄,不禁有些恼怒,道:“秦王陛下,我家大汗只是一片好意,并非怕了秦国,为了秦国的黎民百姓,请秦王陛下三思。”

    秦王淡淡说道:“朕正是为了百姓不再遭受当年胡蛮入侵之灾,才会做此定夺。奇怪,似你这般背弃祖先之人,心中也有我汉人百姓吗?”

    “来人哪。”

    “在!”几名亲兵走进屋内,“皇上有何吩咐?”

    秦王指了指程无彦,道:“将此人押送至北疆,驱逐出我大秦。”

    “遵旨。”

    程无彦被反剪着双手,冷笑道:“久闻秦王乃一代英明之主,今日看来也不过是一个目光短浅之徒。”

    秦王双眉一扬,道:“你不必激朕,你想说的无非是赵国强势,鼓动朕与突厥结盟而已。”

    “秦王陛下既然也都知晓,为何拒受我大汗好意?”

    秦王不屑道:“亏你还是个汉人,两国之争自古以来以弱胜强者比比皆是,赵国不过是在国力上稍胜我大秦,论名将和军队之精锐我大秦绝不弱于它。何况胡汉誓不两立,与突厥结盟是朕最不可接受的,先祖当年揭杆起兵,与各路义军齐心协力将胡蛮逐出中原,朕若与尔等同谋,还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朕不同与你,祖宗还是要的。”

    程无彦恼羞成怒,道:“那陛下可曾想过,若我突厥转与赵国联盟攻打大秦,那又如何?”

    秦王笑道:“赵国如今由楚名棠掌控朝政,你们若能说动他还真是咄咄怪事了。就算楚名棠利欲熏心与突厥一同攻打我大秦那又如何,朕就是亲自上阵,只剩一兵一卒也誓死不降,只要汉人不被灭绝,朕之英名定会永垂青史,万载传颂!而你,程无彦,定被千万人唾骂,永世不得翻身。”

    程无彦脸色灰白,黯然不语。

    秦王一挥手:“将他拖出去。”

    亲兵们将程无彦拖出门外,秦王忽又道:“且慢,先将此人带至程家宗庙,在程伯休父灵位前掌嘴一百,再行押送北疆。”

    程无彦被带走后,秦王叹道:“程伯休父若是在天有灵,得知有此不肖子孙,定会呕血三升。”

    忽见薛方仲在一旁皱眉深思,秦王问道:“薛卿在想什么?”

    “微臣只是觉得有些奇怪,那突厥为何在此时出兵?他们有程无彦这等汉人为虎作伥,对中原局势应了解颇深,为何不等我大秦与赵国两败俱伤之际再行出兵?”

    秦王摇,道:“朕也猜不出其中原因。当年胡蛮战败,便退入大漠不知所踪。这些年来我等全力对赵备战,对北疆有所忽略,实是不该啊。朕日后如能一统中原,定要派人去前朝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地以外,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

    薛方仲站起来俯首道:“皇上,微臣请命去秦赵交界之地,点兵五万赴北疆。”

    秦王看着薛方仲已经斑白的鬓角,喟然道:“要有劳薛卿了,多多保重,朕在咸阳静候佳音。”

    ※※※※※※

    大赵国那面,突厥来犯的密报同样也摆到了楚名棠案上,楚夫人细细地看了一遍,叹道:“终于又要打仗了,只是没想到不是西秦,而是这突如其来的突厥。”

    楚名棠苦笑道:“为夫亦是所料不及啊。北疆大营一直固守营地,只关注方圆数百里之事,真是一大失策啊。”

    楚名棠命人将张得利叫来,将一封密函交于他,道:“速派人去南线找铮儿,命他火速回京。”

    张得利领命,匆匆走出屋。

    楚夫人惊道:“夫君想让铮儿去北疆?”

    楚名棠道:“宝剑锋自磨砺出,是时候让铮儿去历练一番了。”

    楚夫人道:“楚家子弟中不是还有楚洛水吗,为何不将他调去北疆?”

    楚名棠冷笑道:“以洛水之能,此战一旦得胜,北疆统领之职定成他囊中之物,夫人认为方令信和郭怀会同意此事吗?夫人请放心,铮儿武艺高强,岳父和郭怀对他评价极脯只要他能牢记这二人教诲,在北疆大营又有堂弟王明泰照顾,定不会有事。”

    楚夫人怔然半晌,喃喃说道:“儿时父亲出征北疆,母亲和妾身日夜牵肠挂肚,胆战心惊,没想到老来又要为自己孩儿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