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亡羊补牢

作品:《楚氏春秋

    “启禀长公主,禁卫军楚将军求见。”

    赵茗放下手中书卷,淡淡说道:“叫他进来吧。”

    楚铮跟在赵敏身后,一颗小心儿怦怦直跳。他从南线回来后就借口养伤一直待在楚府内,哪儿都没有去,只写了个折子向赵茗复命,没想到今日一早宫内便有人来宣他入宫,楚铮无奈之下只好来了。

    赵茗也知这小子心里有鬼不敢见自己,说心里话她也并不想见楚铮,想起那两次疗伤赵茗就觉得极为尴尬。可见自己侄女听闻楚铮要去北疆征战,整日忧心忡忡,赵茗不由暗骂这臭小子为了躲自己居然连赵敏也避开了,一怒之下便直接派人传他进宫。

    待见到楚铮面色苍白,左臂依然吊在胸前,赵茗怒气不由淡了许多,却又不满地看了赵敏一眼,自己这侄女一听说这小子要来就坐不住了,竟跑到宫门口等着,哪还有个一国公主的样子,要见面也不急这一时啊。

    “微臣楚铮参见长公主。”

    赵茗轻点臻首:“免礼。伤势如何了?”

    楚铮忙道:“烦劳长公主牵挂,微臣之伤并无大碍。”

    赵茗怒哼一声,谁会挂念你这臭小子。楚铮也蓦然警觉,大骂自己这不是惹火烧身找死吗?

    “你离京之时本宫曾命你速将昌平王世子接至京城,可你为何这一去竟有近两月之久。”

    完了,这老处女发飙了。

    楚铮战战兢兢地说道:“只因微臣身上有伤,所以路上耽搁了。”

    “只怕不止于此吧。此去南犀你把江湖搞得天翻地覆,太平展家和断剑山庄都被你灭了满门,我大赵武林实力大损,你究竟是何用意?”

    楚铮暗恨,这其中定是赵琪在煽风点火,口中说道:“回禀长公主,微臣是为十年前的一桩旧案才找到那展家,没想到来到了太平府,在当地官员的协助下发现展家历年来所犯之罪累累,更有甚者还有杀害朝廷命官之举,这才依朝廷律法将其治罪。”

    “那断剑山庄又所犯何罪?”

    楚铮佯装思索道:“断剑山庄之事乃微臣三哥所为,而三哥此举亦是受大哥之命,其中详情微臣亦不甚清楚。”既然这事是琪郡主惹起的,就让大哥来掩盖吧,反正他与琪郡主之事也不敢让这老处女知晓。

    赵茗冷笑一声,正想再找楚铮茬儿,这边赵敏见楚铮一来便被姑姑训得额头冒汗,有点儿看不过去了,道:“姑姑,楚将军就要去北疆了,姑姑就不要追究这些事了。何况那江湖人士仗着一身武功横行不法,哪个手上没有血腥,依大赵律法恐怕没有几人能幸免。”

    赵茗一愣,不由暗叹真是女大不中留啊,觉得再留在此地只会惹来没趣,便起身道:“也罢,姑姑这就出去走赚好让你们二人话别。”

    赵茗出去后,赵敏雄地看着楚铮,问他是如何受伤的,楚铮一一道来,当然免不了也添油加醋了些。当听到他情急之下以口衔箭,赵敏亦是手抚后怕不已,道:“这真是明易躲,暗箭难防,你武功虽然高强,但这次几乎是得罪了整个武林,这些人睚眦必报,以后可要小心了。”

    楚铮看着赵敏,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歉疚之情,自己身边的几个女子中,柳轻如嫁给自己多少带有几分报恩的意味,苏巧彤则是因与自己有着相同的身世才走到一起,武媚娘的倾心与她所修的功法亦有些关系,唯有眼前这女子只是为爱而爱,绝未掺杂任何其他因素,可自己欺骗得最多的就是她了,平时见面也大都只是应付而已。

    “此去北疆,也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你也要保重。”楚铮沉吟了一下,忽道,“等我再回京城,定禀报父亲娶你过门。”

    赵敏不可置信地望着楚铮,良久,才喃喃问道:“真的吗?”

    楚铮缓缓点头,轻叹道:“真的。原本你我亲事早在三年前就应已订下,却直至今年大猎时皇上与家父才有了口头之约,此后却不想又有诸多是非,不能再这么拖延下去了。”楚铮觉得已欠赵敏太多,不想再让她这般整日愁眉不展,就算储君之死的真相真有揭开那一天,也要在此之前全心对她,让她过上开心快乐的日子,到时她会如何对待自己就由她吧。

    赵敏闻言不由喜极而泣,楚铮笑道:“怎么哭了,莫非是不愿意,那微臣可否收回方才那番话?”

    赵敏轻打了他一下:“谁说的,你就会欺负我。”

    楚铮取出丝巾为她拭去泪水,道:“那就别哭了,不然给长公主看到了以为我又有什么对不住你之处。如今我有伤在身,可经不起她折腾。”

    赵敏扑哧一笑,道:“你就这么怕我姑姑?”

    “那是自然,”楚铮叫道,“你想想看,我来太平宫有几次是完好无损地走出去的?”

    赵敏想了想还真是,笑道:“你放心,以后姑姑不会再伤你了。”

    楚铮暗道,那可未必。

    “其实姑姑她面冷心热,这次听说你要去北疆,她还从皇宫宝库中为你找了件兵器托我转交于你。”

    楚铮一时没弄明白,长公主会送他东西?不知是何居心,难道只是爱屋及乌?想了想,还是推托道:“多谢长公主好意,不过不用了,外公已经将他老人家当年征战沙场的麒麟盔甲和长赠予我了。”

    赵敏道:“此事姑姑也知道。但她觉得你身负‘龙象伏魔功’,长并不适合你,因此为你挑了把长刀。此刀虽不是传说中那削铁如泥的神兵,但亦大有来历,乃是前朝开国名将关羽关将军之物。”

    楚铮登时怦然心动,道:“当真?那我可要见识一番。”

    赵敏带着楚铮来到内宫中,将一长长的木箱打开,笑道:“这把长刀大概有七八十斤,分量是重了些,反正你天生蛮力,再重一倍也无妨。”

    楚铮瞪了她一眼,取出那把刀,不由呆住了,青龙偃月刀!跟戏台上关公那把一模一样!楚铮好歹也读过一些史书,虽然关羽究竟使用什么兵器并不清楚,但也知道青龙偃月刀绝对是后世在戏台上杜撰出来的,可眼前这一切又是怎么回事?

    楚铮轻抚着这把青龙偃月刀,突然发现儿臂粗的刀柄上刻着两行小字:“刘禅监制,赠关伯父。”

    楚铮长出口气,已经可以肯定了,这位一统天下的刘阿斗定是与自己一样来自未来的某个世界,但楚铮不明白的是,这人除改变了历史,在史书上并没有留下太多痕迹,特别是他统一中原后的近十年,各方面对他的记载忽然变得含糊起来,只说他励精图治,终因劳过度而英年早逝……

    “你怎么了,是不是见了此刀欢喜坏了?”赵敏轻推了他一把道。

    楚铮惊醒过来,道:“是啊,真没想到能见到这传说中之物。”

    赵敏笑道:“此刀乃是太祖皇帝无意中在太平宫的一间密室中找到的,与之一起的还有许多前朝之物呢。”

    楚铮大感兴趣,道:“是吗,能否带我去看看?”

    赵敏为难道:“当年太祖将那些事物交于本门祖师掌管,师门有严令只有当代门主才可以那间密室,我求了几次,姑姑都没答应,听说里面涉及许多前朝的机密之事。真是奇怪了,前朝的事关本朝何事了,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楚铮向田大人等拱手道:“三位世伯,小侄今日有事来晚了,还未见过成大人,先暂且作别,失礼了。”

    三人齐道:“楚公子请便。”

    正巧楚原也来到成府祭拜,见楚铮来了,笑道:“咦,你不是被长公主召进宫了吗?这次居然安然无损就回来了,堪称奇事。”

    楚铮脸色有些奇异,缓缓道:“非但没被揍,还得了件宝贝。”

    楚原登时被勾起了兴趣,道:“什么宝贝?”

    楚铮道:“听说过前朝开国五虎将中的关羽关云长吗?”

    “废话,”楚原道,“这等英雄人物我怎么会不知?”

    “长公主送了小弟一件兵器,就守羽当年所使的青龙偃月刀。”

    “什么?”楚铮叫道,“她怎么对你这么好了,还送你神兵?”

    楚铮含糊说道:“小弟哪晓得,大概是看在敏公主的面上吧。”

    楚原有些怀疑,但也知逼问这兄弟只会徒劳无功,只好作罢。

    楚铮在灵堂前装模作样地拜祭了一番,来到成奉之面前,两人会意地微微一笑,说了几句毫无营养的客套话,楚铮便仍回到楚原身边。楚名棠此次虽全力为成奉之造势,但他限于身份不便久留于此,就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在朝中百官面前做做样子。

    楚原望着灵堂上的成奉之良久,忽轻声道:“小五,从小到大爹娘都说我胆大包天,整日惹事生非,如今看来与你相比我是拍马都及不上啊。”

    楚铮低笑一声,道:“三哥此言何意?”

    “少给我装糊涂,”楚原道,“不要忘了我在南线大营待了三年。当初你远在京城,苍乐山则地处南线境内,你请洛水大哥派兵去那苍乐山,定是有所图。可当漠哥将苍乐山中秦人尽数剿灭时,你却派人日夜兼程来到南线大营秘密请见洛水哥,请他将此事压下不上报京城。我当时就觉得此事有些古怪,近日才知原来成奉之也是出身苍乐山,哼含其身份昭然若揭。”

    楚铮道:“那也不尽然吧,成大人可是二十余年前便已离开了苍乐山。”

    楚原一指灵堂前泪泫欲滴的苏巧彤,道:“那她呢,苏姑娘应是两月前才由苍乐山到京城的。”

    楚铮笑道:“苍乐山方圆好几百里,又岂止一个村落,苏姑娘的父亲虽与成大人同村,但母亲与成大人的夫人都是山北善来庄人氏,苏姑娘从小便生长于此,与那秦人村落毫无关系。”

    楚原一愣,朝中甚少有人知晓成奉之的身世,更毋论其夫人了,只知他们二人是同乡,是否出自同一村落只有他们自己明白了。

    楚铮站在这边悠然自得,苏巧彤在京城亦只说过她来自苍乐山,而那村庄详情只在自己面前谈起过,那也纯属是被逼无奈,他人根本不知晓。

    楚原沉吟了下,道:“那苏姑娘所居村落是在何处?”

    楚铮不假思索便说道:“此地毗邻郑余县和安远县交界之处,位于苍乐北山脚下,距离两县县城均有一百余里。”

    楚原冷笑道:“背得很娴熟啊。”

    楚铮干咳一声,道:“三哥若是不信可派人去查。”

    去就去。楚原此言差点儿脱口而出,但又觉得有些不对,自己这弟弟甚少做无把握之事,想了想突然想起一事,问道:“你师父吴先生昨夜匆匆离京,他去哪儿了?”

    楚铮心中一动,凑过来小声道:“自然是去了苍乐山,替小弟善后了。”

    楚原一震,瞪大眼睛道:“你方才还在狡辩,怎么突然间又承认此事了。”

    楚铮笑道:“三哥何许人也,此中破绽定瞒不过你。与其让三哥暗地猜测,小弟还不如如实相告,只望三哥能谨守此秘密。”

    楚原沉吟良久,哼了声道:“不消你来提醒,父亲已暗示我不得插手此事。小五,你真是好手段啊,把父亲也牵扯进来了。”

    “父亲只是欣赏成奉之的才干而已。况且若没有父亲允许,小弟就算再胆大也不敢如此妄为。”

    楚原道:“未必吧,小五。父亲再怎么爱才也不会任命一个他国奸细为吏部尚书,定是你事前隐瞒,等他就任吏部尚书一职后再向父亲坦白,父亲顾及他和楚家的颜面才不得已遮掩此事。”

    “三哥,这你确是冤枉小弟了,小弟原本是想连父亲也一并瞒过的。没想到父亲太过精明,竟被他老人家察觉了。”楚铮嘻嘻一笑道,“不过有父亲帮着遮掩,小弟总算不用再提心吊胆了。”

    “臭小子。”楚原笑骂着捶了楚铮一下,又说道,“如今看来,成奉之的才干远胜唐孝康,父亲得他相助,几乎可掌控大赵一半以上官员,可你当初怎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留下他,要知此事极其凶险,稍有不慎连父亲也保不了你。”

    楚铮一本正经地说道:“小弟向来求贤若渴,爱才如命,为成奉之这等人物冒些险也是值得的。”与毒杀储君赵庆一事相比,包庇几个奸细算什么。

    楚原给气乐了:“简直一派胡言。你与大哥一样都是热衷权势之人,依我看你是想在朝中建立自己的势力,二来大概也看上了苏巧彤的容貌吧。”

    楚铮不置可否,三哥既是这么想就由他去吧,毕竟自己与苏巧彤的关系太过惊世骇俗,说出来没人会信的。

    楚原又看了眼远处的苏巧彤,道:“不知怎的,自从猜到这苏姑娘的身份后,我再看到她竟觉得她不似原先那般美貌了。”

    楚铮啼笑皆非,道:“这样也好,正可断了你不轨之心。对了,别的不说,苏姑娘的厨艺绝对是当世一流,再过几天小弟就要起程了,不如今晚三哥来踏青园,小弟请她展露一番。”

    楚原犹豫了下,道:“算了,我还是不去了。”

    楚铮收敛了笑容,缓缓说道:“父亲今晚去礼部四叔府上赴宴,三哥又要去见大嫂了?小弟在此多嘴一句,瓜田李下应避嫌。”

    楚原叹道:“小仙毕竟是与我一起长大的好友,说起来她比四丫头那书呆子更像是我妹妹。如今她已是这般处境,总要劝解一番。”

    楚铮摇了,不再说话。

    楚原向成府院内看了眼,道:“朝中大臣除了方相国和兵部郭尚书外,该到的都已到了,这两位定是不会亲自前来的。咱们兄弟这脸也露够了,回府吧。”

    两人向成奉之道别,成奉之挽留一番后,命两个儿子将二人送出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