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华西文化之争(中)

作品:《超级远东帝国

    ps:撒旦好久没有求过红票、月票、收藏、打赏了,这次撒旦又厚着脸皮求了,先谢谢大家的支持!!!

    新旧两派的争斗在秦宇的纵容之下已经发展到了随处可见知识分子讨论的地步,弄不清楚的百姓也茶余饭后地看着知识分子的争论来涨见识。

    就连改名为帝国日报的华夏日报也开始大量地刊载官员对于华西文化的理性文章,其中不缺乏高级官员的文章,这报纸一出就被新旧两派的人抢光了,他们急切地想从这些官员的文章中去推测的立场。

    官员提倡去粗取精,不管是自己的文化还是西方的文化我们都要进行甄别之后再弘扬或者吸收,这其中华夏的文化将会作为帝国的主体。还表示没有自己的文化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毫无生机和动力,但是在期间也要不断地汲取外来的适合自己的先进文化,这样才会有进步。

    官员的文章大意基本都是一样的,虽然有些官员表示支持旧派或者新派,但是大量的官员没有发言,发表文章说中西结合的官员基本都是首相的直接下属或者是复兴党在的高级官员。

    这些高官的文章也让民间大概了解了的用意,对于这样的看法也有大量的人支持,只有少部分的主张废除儒学和各种习惯改用西方的文化和礼仪,还有的是部分的旧派的人力挺儒学和孔子,他们认为儒学才是正统。

    那大部分的新旧两派的人马上就按着的引导对华西文化的取舍进行甄别,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两种文化。新派的人在注重自己的西方思想的时候还不断地研究华夏的文化和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取舍,而旧派则地对西方的思想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他们要演严格地把关,不能让不好的西方文化流进来。

    “你看这个什么人类是猴子演变的根本就行不通,我们的祖先是神灵,怎么可能是猴子?”

    “我们是龙的传人,龙是至高无上的,你看他们却把龙当成邪恶的恶魔,这不是在侮辱我们吗,我不能要这个。”

    “什么之乎者也的,难记死了,都是一些没用的东西却在不停地重复着,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迂腐无比。纵观欧美列强,那个是向我们的秀才一样整天在家读四书五经的,他们的工业和经济无不是理学而来,也就是你们所说的士农工商里面的工和商所造就的,你们却把他们比作最低贱的职业。”

    “列强的教育也比你我们先进和开明,不想你们这样带进棺材也不愿把自己的才艺传承给后人,还处处留一手,国家就是败在你们这群迂腐的人手里的。为了帝国的崛起我们必须要打破门户之见,打破等级之见,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好东西流传和发展下去。”

    在前世的时候秦宇知道华夏只有台湾和香港等少数的地方是在用繁体字,内陆则是在建国后不久就使用简体字,繁体字本身就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所以他不相使用简体字。之前的扫盲运动秦宇也是用的繁体字,虽然见效慢,但是他等得起,毕竟这个不是一时间就能够改变的。

    为了能够让帝国的子民更好地学习汉字,秦宇把前世的拼音给弄了出来,他让教育部门把拼音给普及到全国的中小学去,拼音成为必修课。

    秦宇本来也想能一个国语的普选的,但是看到的官员和大部分的中央国会议员是华东一带的之后就放弃了,因为这样普选的话毫无疑问会是华东的语言获胜,所以就干脆自己来决定用北京的官话来做国语。

    “陛下,为什么要用北京的语言来做国语,我们华东的不是很好吗?绝大部分的官员都能听懂,以后普及的话全国都会说我们的语言。”当秦宇把关于用北京的普通话来做国语的文件交到陈富的手上的时候陈富就不敢相信地问道。

    秦宇摇地说道:“北京的普通话是明清两代的官话,现在北京话是帝国最流通最广的语言,用它来做也可以避免无所谓的争端,我就觉得北京话很好。更何况现在我们的帝都就是北京,北京人当然说的北京话,如果强制让他们改语言的话将会引起动乱。

    现今国内的方言非常之多,需要一种通用的语言来作为国语来交流,这样的话就不会存在地区性差异了,当然帝国不会强制取消他们当地的语言,但是人员必须使用国语,而老师和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也必须使用国语,至于下课之后的话就随便。”

    陈富听了之后也觉得很有道理,对于不他们老家的方言来做国语心里也还是有些不平,但是秦宇的命令已经下了他也无奈了。

    第二天华夏帝国正式宣布使用北京的普通话作为帝国的国语,帝国会在全国推行国语,官员在办公时间必须使用国语,老师和学生在上课时间也必须使用国语,普通话是帝国的官方语言,帝国不取缔不约束各地方语言的发展,各少数民族也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但是上课时间必须使用国语。

    同时还宣布汉服做为帝国官员接带外宾和出使外国服装,帝国倡议帝国的子民平时着装新式灯装。

    国语是北京的普通话高兴的自然是北京以及北方的人民,他们对于这个很是兴奋,他们说的话就要在全国推行,以后去到哪里都可以听到自己的语言不用怕不懂了。南方的各省民众虽然有意见但是没有太大的反应,虽然自己的语言做不了国语,但是自己学了国语之后就能和各省的人尽情地交流了,以后就不会出现语言不通的情况。

    新旧两派对于这个很是赞同,北京的普通话是清朝的官话之一,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流行了,现在满清已经灭亡了,是时候让其他的语言取代满语的地位了。国语的确立能够加速各省的交流,这样能够促进全国的广泛交融,有利帝国人民的团结和向心力的凝聚。您看完了,作者还有话要说哦!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帝国之大中华》睡秋:野鹤的书恶搞中颇有内涵,可以品味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