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作品:《重生小厨娘

    方圆没事时就盘算过,她会劝妈妈在村里买个院子,有四间房子的小院就足够。这样将来拆迁的时候,房子顶楼房的平方数也就差不多。至于多余的补贴,那个跟建房时的费用比起来差太多,算起来补贴不怎么合适,还是算了。

    方圆还知道,市里的服装批发市场和茶叶批发市场在几年后生意开始红火起来,全省各地的商家基本都到这里来批发。

    她打算早早让妈妈在这两处弄几个店面卖服装或茶叶。专心做好了,一年也能赚个不少钱。这两个生意怎么说都比开小吃店做起来轻松一些,赚钱还多,算是她给妈妈想好的出路。如果按照她的设想发展,将来她和妈妈就不用为生计发愁了。

    而且妈妈喜欢喝茶,是个茶客,每天都喝茶。方圆觉得,她妈应该喜欢。

    等有了余钱,她们可以在市里几处发展前景好的地方买上几套房子,以后当个包租婆,小日子也可以过得很滋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是方圆对母女俩未来的打算。

    至于重生后奋发图强,以后叱咤于商场,崛起于股市,做省内首富甚至竖内首富,出门坐豪车,住豪华别墅,那样的日子方圆从没想过。也许她是习惯了平淡的生活,潜意识里想过小富即安的日子。

    在她计划好的道路上,若是妈妈遇到了对她好的男人,方圆会劝她再婚。这次一定要慎重考虑,全方位观察,找个对妈妈好的男人让她嫁了。

    虽然已经改革开放好几年,可能是受那十年的影响颇深,很多人仍然没有从“挖社会主义墙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想中走出,觉得经商是件可怕的事,他们也瞧不起经商的人。

    目前,大家还是认国企单位,不管是分配工作或是顶替老子的工作,能国企上班是见很荣耀的事情,抱的是“铁饭碗”,一辈子不用愁了。所以谈婚论嫁的时候,嫁给国企工人是很好的选择。

    方圆可是清楚未来的发展趋势,不趁机发点财不是白白浪费重生的机会。她决定,有机会就让妈妈带她到市里去逛逛,看看能不能寻找小商机赚点翻身的本钱。

    叶梅一大早坐车回来的,她吃过午饭后开始翻找自己和女儿的衣服,准备拿出来天冷时穿。其实真没多少衣服,叶梅就两身能替换的衣服,方圆也是,其他不是大了就是小了,穿着不合适。

    叶梅看女儿的毛衣毛裤短了,就找出毛衣针,抓紧时间添上一截,衣袖短了就找合适的布料接上一块。方圆的衣服大都是红色的,接上一块倒是不显得多突兀难看,还能看过眼。

    小孩子长个快,一年就能蹿个几厘米,衣服很快就穿小了。大人给孩子买衣服时都捡大一号的买,因此刚买的新衣服穿上肥大;等晚过一年来衣服穿着合身了,也变成旧的了;再将就着穿一年时,衣服又裹在身上紧巴巴的。

    这还算是好的,能穿上新衣服。有的家里哥哥姐姐多,只能捡他们的衣服穿,直到衣服穿破为止。

    所以,农村孩子的童年在物质上比较窘迫。没办法,就是赶上了这个年代,物资匮乏,大家都这样。

    叶梅忙完这些,自己下了碗面吃,孩子们顺便跟着吃了点。吃完饭,她又得走了。

    相较这三人而言,其他几个孩子显得较为普通些。女孩只有方圆和小姨家的周萌,在姥姥家很吃得开。姥姥就这两个外甥女,其他不是外甥就是孙子。物以稀为贵,姥姥虽然偏向儿子,对外甥女倒是疼爱,有啥好东西不会只想着孙子。

    方圆自打见到同学谈恋爱开始,总是不自觉的拿那些男孩子同表哥表弟比较,这一比较下去,方圆的学生时代不知不觉就溜走了,她都没能谈上一次恋爱。后来去外地工作,加上环境陌生,交际圈子窄,工作又忙,一直没能交到男朋友,成为单身剩女。

    就为找对象这事,妈妈不知在电话里念叨多少次,让她趁着年龄合适找一个,等过了这个黄金年龄段,合适的就不好找了。同事给方圆介绍过几个,她一直没找到心动的感觉。况且两人结合后,要面临很多实际的问题,方圆退缩了,一直没能成功谈次恋爱。

    也许妈妈的婚姻对方圆也有影响,出自单身家庭的她,对组建家庭既有极大的向往,又在内心深处对这件事有莫名的排斥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让方圆一直驻足不前,观望身边男男女女的感情发展。

    在以速食爱情为主的时代,方圆对感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就是两人即使轰轰烈烈的恋爱,也不能保持一辈子。恋爱了,结婚了,小三插足了,结果离婚了。多少人在婚姻的围城外徘徊,又有多少人从围城中解脱出来,社会的畸形婚姻观让方圆对感情有了一定的排斥和畏惧,这就是她成为剩女的原因之一。

    叶梅一走就将近俩月,这次回来后,给方圆收拾了几件衣服,说田大姨让她带孩子去市里玩玩,可以在那里住几天。

    方圆跟叶东叶南告了别,跟妈妈坐上了去市里的汽车。

    方圆走的时候,两个小表哥眼巴巴地看着,似乎似非常羡慕她能出市里。也许在他们的意识里认为,方圆这样就像去走亲戚,有的吃有得玩,对小孩子而言很有吸引力,能跟着去最好了。最后知道方圆去的地方不是自家亲戚家,只好让姑姑回来时给他们带好吃的东西。

    方圆终于能去市里了,心里有点小兴奋,一直趴着窗子上往外看。汽车急速向前行驶,道路两旁的杨树快速后退着,远远望去,除了村庄就是一望无垠的麦田,田地的尽头似是连绵不断的群山。

    方圆看了一会儿就觉得无趣,回过头来跟妈妈说话:“妈,田家好玩吗?”

    妈妈嘱咐她说:“圆圆,去了以后要听话,跟田问好,不许捣乱,不然就送你回来,知道吗?”

    方圆重重点头表示自己听懂了,一定不会拖老妈的后腿。

    到了市区后,叶梅领着方圆又花三毛钱坐上一辆有轨电车,摇摇晃晃上了路。

    方圆这才观察起这座遥远记忆中的老城。楼房大多都不脯只有五六层,还都是老旧的红砖外墙,很多房子还是平房,青砖红瓦白墙,就像老电影里放映的那样。

    街上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辆,只有骑自行车行色匆匆的路人,和三三两两悠闲的路人。街角处偶尔看见有人搭个棚子卖水果糖烟等东西,根本不见没有后来的繁华和喧闹。

    方圆不尽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可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比如说现在这份宁静和悠闲,比如说路上那些响能给人们带来阴凉冬天能为城市挡风的槐树和柳树,还有头顶着这片湛蓝奠,白白的云……

    工业污染、汽车尾气等横行的后世,天再也没这样蓝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