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作品:《重生小厨娘

    方圆跟妈妈转进一条小巷,来到一个黑漆大门前,又低声嘱咐说:“圆圆,到地方了,一会儿别忘了跟田问好,知道么?”

    妈妈把她当做无知孩子了,还属老鼠的,撂爪就忘,方圆在内心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脸上却天真乖巧地说:“知道了,妈……”

    叶梅是有点紧张,她是为了娘俩好。若是圆圆能让主家田大姨高兴了,说不定能在这儿多住几天,到时候她可以跟圆圆多相处会儿。省得她不能经常回去,圆圆跟她生疏了。

    叶梅推开门,进了院子。

    院子是典型地坐北朝南住宅,北屋一共有四间。东西两边各有厢房,一边是厨房,一边当做杂物间。田玉香住在跟客厅相连的那间里屋,叶梅来了以后住北屋东边那一间。

    家里多住个人,就多点人气,田玉香尽管不喜欢吵闹,内心深处还事单,对多住进个人来陪她挺满意。虽说叶梅不太会做饭,可她干活伶俐,来了没几天,就给田玉香把铺盖全都拆洗重做了,这点让爱干净的她很舒心。

    不会做饭没事,田玉香厨艺好,指点几下就够叶梅受用的。现在年纪大了,吃饭不像原来那么讲究了,好吃、吃饱就行。

    人啊,活着不能太较真,不然没有顺心的时候。

    她原来就是活得太认真,早早失去丈夫和儿子。如今只剩孤寡老婆子一个,还有什么好争。

    幼时,田玉香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里,她太爷爷还曾经在宫里当过御厨,后来清一垮台,见形势不好就溜地远远地,隐名埋姓过起良民的日子。

    因为有这门子御厨手艺传下来,小时候田玉香家开过食肆,还有从太爷爷那里传下来的一些东西,家底还算丰厚,不缺钱花。她跟生在蜜罐里一样,父母年近三旬才得了她一个闺女,整日跟心肝宝贝似地护着,长大后曾被父母送到女校读过书。

    后来小日本一侵华,田玉香的父母被杀后,她就投奔了定过娃娃亲的未婚夫。未婚夫刘云文家是厚道人,对已经成为孤女的她很好。当时田玉香到了结婚的年龄,随即跟刘云文结了婚,成了刘家一员,光明正大留在刘家。

    如果是太平日子,田玉香的生活就此稳定下来了;可她赶上了小日本侵华战争,跟丈夫被迫离开了家乡,到处躲藏,辗转到了很多地方。直到新成立,刘云文才带着妻子在这个城市安居下来。

    田玉香的父母给闺女留了家底,怕有什么万一,都埋在了某个地方,等闺女用到自会取去。等政局一稳定,她就跟刘云文回了趟家乡,把老人留下的东西都取回来。老家已经物是人非,没了什么亲人;而她在这边住习惯了,就没回家乡落户,依旧呆在J市。

    接下来是三年自然灾害、j□j运动,最可悲的是后来遭遇j□j,他们一家被划为黑五类分子,当中学教师的儿子因为一句话被判为j□j,整日挨批斗。丈夫把罪名都揽自己身上,让田玉香躲过一劫。她这这场革命运动中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和儿子。从此关闭门户,很少外出。

    丈夫和儿子受到的冤屈,早在前几年就得到了平反。直到去年,才给她这孤寡老婆子一些照顾补偿。可那已经逝去的人,却再也会不来了。就像她心底那道深深的伤口,流血化脓,再也难以愈全。

    给方圆的第一印象就是严肃,像电视里演的什么都管的嬷嬷一样。

    方圆怎么说是在社会上历练过的人,岂会被这样的小阵仗吓到,她现在可是无知的小孩,啥都不怕。就算说错什么都没事,童言无忌,大人岂会跟小孩子一般见识。

    方圆冲田扬起一个甜甜的笑容,软糯糯地说:“田,你好。”说完还冲田弯了弯身子。

    田玉香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冲方圆招手说:“你叫圆圆是吧,过来让看看,给你拿糖吃。”

    方圆走到田身爆皱皱鼻子,就像跟姥姥告状一样说:“田,我妈说了,糖吃多了就牙疼,不让我多吃。要不你跟我妈说说,让她多让我吃两块?”

    叶梅看女儿小大人一样弄成这样搞怪的情形,完了还告她的状,忍不住笑着问:“圆圆,你打哪学的这个,怪摸怪样的?

    方圆装作得意地昂起头说:“妈,我是从电视上学的,你都落伍了。”

    这话逗得两个大人都乐了,笑得裂开了嘴角。

    “你这孩子,几天不见,越发精怪了,也不知道像谁?”叶梅看女儿性子开朗,说话有条理,像是长大了一样,心里很是欣慰。

    方圆张嘴就说:“妈,我还能像谁,肯定像你呗。”

    叶梅笑着,田玉香忍俊不禁都笑出声。

    田玉香看方圆跟她一点都不生疏,乖乖地倚在她身爆撒娇地说着话,还装得跟个小大人一样,像是一下子就把她的内蓄满了一样,让她的心温暖起来。

    她抓起方圆的手说:“赚给你拿点心吃去。”

    田玉香问方圆在家都做些什么,识了哪些字等。

    方圆脆生生地跟田讲了一些跟表哥玩的有趣的事儿,两人说得很开心,看起来其乐融融。

    叶梅不去打搅她俩,自个洗了抹布开始打扫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