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荥阳战曹操.誓建虎豹骑

作品:《晋王吕布传

    曹一直退到距荥阳三十里的陇城镇,方才停下。

    跟在他身边的,只有五十来名精锐部曲护卫,这些人,都是他自个家里的护院私兵,此次起兵,他将这批忠诚没有问题的人当做亲兵,一应待遇,也有别于普通士卒,今日一战,果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可是帐下四员大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此刻一个都没有回来,曹心里甚是忐忑不安,总是忍不住在心里想着,他们四个,要是一个都回不来,那可怎么办?

    如若果真如此,当他日后回到陈留,他该当如何面对曹家和夏侯家的父老乡亲。

    一想到这里,他的头就隐隐作痛,让他忍不住龇牙咧嘴,不住地拿手去太阳。

    好在这般煎熬并没有持续太久,他就得到回报,说有人退下来了。

    喜得他连鞋履都忘了穿,直接赤脚奔出门外,手搭凉棚顺着大道看去,正有一群人策马而来,斜阳映照下,扬起的尘土形如一条土龙,在空中久久不散。

    正前面的两人,看体型,该当正是夏侯惇和夏侯渊两人,曹心里一喜,可紧接着,却又是一忧。

    他是想着,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俩都回来了,那么曹仁呢?如今身在何处?

    至于曹洪,曹有些下意识地不敢去想。

    失了战马的武将,又被敌军精骑所追,只怕,会凶多吉少吧。

    “孟德!”

    “孟德!”

    夏侯惇和夏侯渊驰马奔过来,离着尚有数十步,即高声大呼。

    他们四人中,就数曹仁年纪最小,他们三个,则与曹大小差不了几岁,从小时就厮混在一起,彼此约定,不序年龄,不分长幼,皆以表字相称。

    后来曹仁也加入进来,也仍旧遵守这个幼时定下的约定。

    曹将对曹仁和曹洪的担忧抛之脑后,堆起满脸笑容,迎上前去,连声道:“好,好,能回来就好……”

    他浑然不觉,此刻他的笑容,看在夏侯惇和夏侯渊眼里,实比哭好看不了多少,尤其是他双眼中还饱含热泪,更是令人觉得,他是在哭,而非在笑。

    “子廉(PS:曹洪字子廉)和子孝(PS:曹仁字子孝)呢?”

    夏侯渊的大嗓门刚刚响起,衣袖就被一旁的夏侯惇狠狠地扯了几下,没想到衣袖本就残破,这么狠力一扯,立时嗤啦一声,整幅衣袖被夏侯惇给撕脱下来。

    不过这个提醒,夏侯渊还是意识到了,当即讪讪笑着,唯唯诺诺地解释着:“这个,孟德,不……不用担心,他们两个,一定会,吉人自有天相……”

    可曹的决心,却如坚定的磐石,再也没有动摇过。

    同样一片夜空下,此时的荥阳,却处处篝火通明,整个城池里,时不时就会爆起一阵欢声雷动。

    一战而击溃关东叛军的先锋大军,西凉军上下,的确有欢庆的资格。

    自车骑将军李傕率各部大军出洛阳以来,两战打残江东猛虎孙坚,还斩其大将,逼得袁术不战而退,避战南阳;兵不血刃拿下颍川,逼得颍川联军仓惶北逃;如今荥阳一战,击溃联军前锋大军三万,再次狠狠地挫了一番关东叛军的锐气。

    无需多想,此战战况一旦传遍天下,关东叛军的声势,势必会再次受挫。

    是以车骑将军李傕下令,在荥阳犒军三日,上下同庆。

    筵席一散,吕布就托辞疲累需要歇息,急急赶回到自个儿大军所在的大营。

    其实他是要赶回去见一个人,见一个“老熟人”。

    曹军溃败后,他就率精骑瞅准曹,紧追不舍。当时他打定主意,哪怕要追出三十里,也一定要或斩或擒曹于马下。

    可惜事与愿违,中途竟然冒出个名将朱儁来,还好巧不巧地挡住他的去路,让曹就此逃出生天。

    在回程的路上,他一肚子气没处发泄,见到溃兵,就率精骑一堵,不问青红皂白,一股脑儿地俘虏了再说。

    结果还真别说,还真让他抓到了一条漏网的大鱼。

    这条大鱼,就是他要急着回去见的“老熟人”,东郡太守桥瑁。

    “醒”过来后,吕布在洛阳的第一战,就是扫荡包括桥瑁在内的各部,那时就将桥瑁俘获,后来董卓身死,桥瑁重获自由,回到东郡,积极联络各方诸侯,直接推动关东联军的建立。

    故而此次抓到他,如交给朝廷,铁定是大功一件,不过在吕布心目中,桥瑁存在的价值,比起朝廷的大功来,要更为重要些。

    那就是因为他一直念念不忘的美女姐妹花——大乔和小乔。

    大乔和小乔,其实也都是姓桥,如今吕布已经得到核实,两女正是桥玄的幼女,如今正是十五六岁左右,再过个几年,可就是成熟美女了。

    桥瑁被吕布关押在住处附近,派侯成亲自率人看守,为的就是防止消息走漏。当他急急赶至,侯成迎上来,低声禀道:“使君,那人还挺坦荡磊落的,照吃照喝,一点都不像是个俘虏。”

    “哦,好,那就好。”

    吕布点头,亲自推开门扉,迈步入内,在他身后,侯成殷勤地为他关好门,亲自率亲卫把守在门外。

    “桥兄,久违了!别来无恙否!”

    吕布带着一脸的笑意,对着桥瑁亲切自若地打声招呼,径直在他案桌对面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