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模范连

作品:《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国

    阳光透过圆圆的舷窗照在洁白的,还有陈悦的脸上,陈悦半眯着眼睛看着生活舱灰白的顶棚发呆。

    昨天晚上的一幕幕在的脑海里呈现,一切好像都和做梦一样,让人觉得不真实。陈悦又一次在自己的腿上掐了一把,非常地疼痛,她咧了咧嘴,但很快又转为微笑。

    陈悦是昨天晚上半夜来到船上的,她对这条以郑风的名字命名的大船很好奇,很想看看这艘‘郑风号’是什么样子,在郑风答应今天早上带她参观郑风号后,才按下强烈的好奇心上床入睡,但她今天早上不到六点就醒了,知道郑风昨天晚上睡得很晚,怕打扰他的休息,于是就躺在想心思。

    陈悦又看了看墙上的钟表,这是一只心形钟表,与陈悦家原来的钟不一样,没有摆锤,而且很薄很薄,还没有滴嗒、滴嗒的声音,陈悦刚才琢磨了好一会,就是弄不明白这钟为什么能走。当然,如果陈悦是男孩的话,把钟表拿下来看看,就会发现这石英钟表的后面有两节电池,但她是女孩,只是想,没去做,这到是个消耗时间的办法。

    时间过得非常之慢,好不容易才指向了七点,陈悦一声欢笑,翻身下了床,哼着小调、扭着腰开始洗漱,准备等会去找郑风参观这艘叫郑风号的大船。

    陈悦原本是想和爸爸一起住一间的,但郑风说肺结核有传染性,会通过飞沫传染,另外病人也应该静养,所以必须分开居住,见面时还要带口罩。于是陈悦住了一个单人间,这个单人间很小,也就6个平方左右,但设施很齐全,除了床和桌椅,还是一个壁橱、一个水池、一面镜子。陈悦在水池边刷完牙,洗完脸,照着镜子简单地梳理了一下头发和整理了一下衣领,然后带着笑容飘着就出了门。

    郑风号的生活舱位于船的后部,都在甲板以上,共有三层,三层以上是驾驶舱,甲板正下方是机房,机房的前面则是两个等分的大大的货舱。

    陈悦父女、郑风和李显贵、刘富、李海波和船长、大副等人同住在第三层,郑风住的也是单人间,就在陈悦的斜对门,陈悦出门就到。

    来到郑风的门前,陈悦眯着眼偷笑了一下,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了听,里面没有任何动静。陈悦的脸色变幻了一下,眼珠也转了转,手抓住门把手准备开门,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于是,敲了,然后大声叫道:“风哥!风哥你醒了吗?”

    郑风的房间内依然没有任何声音,更没有人过来开门,陈悦又犹豫了一下,然后下了决断,轻轻地打开门探头看了看,接着走了进去。

    郑风的房间与陈悦的房间大小和布局都一样,只是朝北,舷窗没有阳光照入,房间内的光线比陈悦的房间暗淡些。陈悦走进来的时候,郑风正用自己的枕头捂着头扒在,显然是不胜陈悦的搔扰,所采取的‘驼鸟’策略。

    “风哥!风哥!”陈悦一边叫,一边不管不顾掀开了郑风捂的枕头,在郑风的耳朵边吹了一口气,然后笑着跳到一爆俏皮地察看郑风的反应。

    郑风非常无奈地翻身坐起来,睁开眼睛瞟了陈悦一眼,又闭上眼睛无力地说了一句:“!你怎么不能晚一步过来,你搅了我的清梦了!你知道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吗?”

    “什么?”陈悦觉得郑风这个样子很好笑,笑嘻嘻地向前在他的腰肉上挠了一下。

    “小孩子别动手动脚!”郑风的身躯缩到一爆然后一边用手挡着陈悦的攻击,一边道:“就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貌似后面一条郑风已经可以轻易做到,但还是列为一条,因为这样对仗、上口,说起来非常拉风。

    “嘻嘻!这是个又懒又贪的愿望!不是毛主席的好学生,党的好儿女!得好好学习学习!”陈悦和郑风一样,说的也是自己习惯的话,忘了现在党的阳光和毛主席的光辉还照不到香港,而且被教训的对象还是万恶的资本家。

    “你答应带我参观‘郑风’号大船的,让你说话不算话!让你说话不算话!”陈悦笑着继续攻击郑风的腰肉,郑风只得起身站在,由于层高不够,郑风的头碰到了天花板,惹得陈悦又是一阵欢笑。

    “好了!好了!我陪你看船。”郑风没办法,摸着自己的头,撇了撇嘴,举手投降。

    “哇!好大的船啊!我要是也有这样一条船就好了。”郑风洗漱了一下,就带着陈悦上到了第四层的驾驶舱,这里可以看到船的全景,陈悦一上来就是一番欢呼雀跃。

    “那我以后送你一艘船,就叫美羊羊号!”

    大家一听剩下东西要受罚,刚才的兴奋一下转为拘谨,还是最小的杨魏反应快,抢在前面学着郑风拿起一个不锈钢餐盘,笑嘻嘻道:“那好办,我们多拿几次就成了。”

    大家取了食物找座坐下,郑风招呼庄清华和自己单独坐在一个角落,一边吃一边轻声交谈。

    来自原时空的郑风一个鸡蛋、几片香肠、一个包子、一小碗稀饭就打发了,而这些逃港者已经吃了郑风摄入量的一倍,还满满。郑风见些阵势,又悄悄吩咐刘富加量,然后告诉早餐管够,大家慢慢吃。

    安排妥当后,郑风开始专心与庄清华交流:“庄大哥大才!正如大哥分析的一样,土著对我们华人的政策是同化,对于我们来说,这肯定是不能接受的,所以我们南洋华人准备在南洋与土著开展武装斗争,以保不被灭族。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像庄大哥这样的军事人才,庄大哥如约而来,我们就是一家人了,那么我们就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不知庄大哥有什么条件,提出来,无论是什么条件,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给予满足。”

    庄清华一直静静地听着,待郑风介绍完了才道:“你们南洋华侨不容易啊!我在缅甸远征军的时候就接触过南洋华侨,那个时候人很接触到汽车,很多南洋华侨回国当司机帮我们抢运美国来的物资,为出了大力,也有很多人牺牲了。唉!谁能想到国军就那么败了呢!如果国军不败,就冲着时南洋华侨出钱出力,这次国军也会帮你们。”

    郑风能从庄清华的状态中看出庄清华对自己在国军经历的留恋,说到这儿时,庄清华有些失神,拿起一块烧鹅啃了两口,沉吟了一会才道:“现在国军在台湾受到共军的威胁,没有干涉南洋的能力,也不会有那个心思。大陆一直在与苏联论战,时刻有走向决裂的危险,实际上已经被国际社会的主流所孤立,所以十分在意与非主流国家的关系,而印度尼西亚等南洋国家者是大陆积极争取的对象,利益所致,帮你们也不可能。而且共党内部又刚刚从三年自然灾害的困境中走出来,元气大伤,真要有心,也是无力支持。”

    庄清华的判断与穿越一家的思路大部分是一致,只是后面一部分显然他是低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力量。原时空的历史经历证明,当大陆真要支持,让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是可以迸发出无穷力量的,越南战争的胜利就是典型的例证。当然,在没有‘金手指’的情况下,庄清华的表现应当属上乘,这次能得到这样的人才,郑风算是露大脸了。

    郑风信心满满道:“是那么回事!还过就是没有台海两岸的帮助,我们南洋华人一样有信心、有实力在南洋裂土自治。我们的实力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得多,等你看到了我们的基地,就知道了!”

    “既然加入你们,我就对你们有信心!”庄清华把手中大半个包子三二口塞进了嘴里,然后就着一口稀饭咽了下去,看得郑风好像自己噎住了一般,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唾沫。

    “我没有其它任何条件,我只需要一个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和平台就成。我打了半辈子的仗,习惯了炮声,没有硝烟的日子让人难熬,而在办公室、会议室里勾心斗角的日子更是他妈的不是人过的日子,而就这样的日子他们也不让我过,我只得跑了出来。”庄清华又吞了一个煮鸡蛋,然后接着道:“在香港这一个多月,我非常迷茫,看不到一丝丝的希望,我以为这一生就这么沉沦了。”

    庄清华闭上眼睛,仰着头贪婪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看着郑风道:“军人只有到了战场上,才能发挥出他的能量,体现出他存在的价值。我现在又好像又闻到了硝烟的气息,你们南洋兄弟公司现在就是想赶都赶不走我!现在我最想知道的是你们想给我一个什么位置?我将有多少部队,我将有多大的权限。”

    “我们准备在1965年下半年发动起义,目前还没有成立军队,但我们在南海控制了几座小岛,并在那里建立我们的基地,目前我们在那里有六千人多人,我们打算先组建一个四四建制的模范连,以后再扩编成模范营、模范旅。我将推荐庄大哥为模范连连长,以后能否当模范营长、模范旅旅长就得看庄大哥练兵的本事了!”穿越一家有两个空军军官,没有陆军人员,只要庄清华这个解放军师副参谋长一到,郑风相信负责军事组的张叔肯定会把成立陆军的工作交给庄清华。

    庄清华并没有失望,笑笑道:“的时候,上峰给我的命令就是自己招人,招一个排,你就是排长,招一个连,就是连长,招一个营就是营长,结果我只招了一个连。这次总算比那次强,我带来的30个逃港难民中有13个当过兵,其中有我和江山2个现役军官,还有3个退役连排级军官、5个现役士兵、3个退役士兵,有这些班底,我还怕什么!”

    “逃港内地人的军人比例怎么这么大。”听了庄清华的介绍,郑风很是疑惑。

    “那到不是。”庄清华喝了一口稀饭,笑了笑,又道:“主要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逃港的过程中,大家相互一介绍,背景差不多的人就聚在了一起,我们这些当过兵的过惯了集体生活,就更容易扎堆了。3个退役军官有2个是流落到民间的原国军军官,1个是被美国人放回来的志愿军俘虏,3个人都是‘四类分子’中的‘坏分子’,所以趁大逃港的机会跑了过来;5个现役士兵是香港边界上驻军,看到那么多的人逃港,5个人一商量放下也跟着跑了过来;3个退役士兵则是随大溜逃港的边境上的村民;另外17个小伙子也是从我那栋楼里400多人中挑选出来的,个个都是好兵的料,训练好了,三个月就是合格的兵,一年就是好班长。”

    原来这些人都是千挑百选的,难怪30个人都是清一色的精壮汉子,郑风明白今天庄清为什么只带来了30个人了,于是道:“这就要怪我自己昨天没有向庄大哥说清楚,我们南洋倾斜自强会不仅需要建立武装,还要办大量的工商业,只要能干活,我们什么人都要,所以没有必要挑选人员,这些人中有些就该有家口吧?”

    见庄清华点头,郑风又道:“既然他们愿意跟我们干,那他们的家口也可以带上,这样也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庄清华苦笑道:“我还以为你们即使招工人也要身强体壮的汉子呢!如果你们不管男女,不要能干活就要的话,就我们那栋租屋都能招来200人以上。要是再让‘大头强’他们在香港、九龙一带串连一下,多了不敢说,1000以上的劳力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话要说在前面,肯定不少人都是拖家带口的。”

    “只要有能力参加工作的,加入我们南洋兄弟公司,都可以把家属带上,我保证把他们安置得妥妥当当的,一定让大家满意。”

    小孩是南洋兄弟公司的未来,对郑风来说是多多益善。能参加‘逃港’行动的老人肯定有些体力,也可以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些老人对于目前人力匮乏的基地只能是财富,不可能是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