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残局25

作品:《大地苍生

    农民勤谨惯了,即使太平年景也同样把粮食看得比什么都金贵。白家也不例外,农忙吃干农闲吃稀,打完场粮食归仓活儿不多了就都改吃两顿饭了——早饭晚吃,晚饭早吃,今天,因为戴延年的缘故白家才破了这个规矩。这顿饭虽说简单,却连吃带唠一直持续到红日西坠。四爷看了一眼窗外头,见天色已晚,催促道:“把桌子撤了,男人出去‘抱柴(财)火’去,妇女去伙房帮着准备年夜饭!”拉着戴延年的手:“赚兄弟,你跟我去点灯笼!”

    戴延年提上鞋随四爷推门出去,外面烟花爆竹连天,东荒地沉浸在一片欢愉的喜庆气氛里。四爷运足全身力气,气贯丹田大声吆喝:“掌灯喽——!”

    关七爷扶着四爷爬上梯子,将大红灯笼里的蜡烛一一点燃。刹那间,整座宅院一片通明,红光耀眼,天空上被映照得亮亮堂堂。

    按照老规矩,年夜饭的“六六席”是不能改变的。六六席就是六个大碗、六个小碗,共是十二样。

    开席前,早有人抬出了自家烧锅酿造的陈年老窖,这种白酒基本都在60°以上,用酒篓盛着,这种酒篓用精选的柳条编制,酒篓里面裱着用猪血浸过的牛皮纸,外表刷着桐油,这种烈酒是给男人准备的;条桌上还摆着几只泥酒坛,坛子里盛着山葡萄、五味子酒和糯米酿造叼酒,这种酒是给女人和孩子喝的,喝到嘴里开始有点涩,仔细品尝这种酒却有一股特殊的香醇。

    外面电光雷鸣硝烟弥漫,犹如爆发了一场战争。厨房内热气蒸腾,厨子佣人忙里忙外,火药的气味掺杂着煮饺子、蒸肉的气味肆意弥漫着。关七爷在院子里拢起一堆篝火,烈焰升腾劈啪作响,更增添了一份喜庆的气氛——火烧旺运!

    出去掌灯、“抱财”、放鞭炮的大人孩子裹挟着一身寒气涌进屋,捂着冻疼的耳朵咝咝呵呵的纷纷找位置落座。

    白四爷欲将戴延年让至首席正座上,戴延年百般推辞,四爷只好让他坐在自己的左手边上,右边依次是二爷三爷,五爷继臣坐在戴延年的左手,梅先生坐在四爷对面,旁边守七爷,这一桌也就没有旁人了;全部女眷坐一桌,晚辈围成两桌,更夫伙计单摆一桌,炮手们的酒席摆在别处,又往东厦屋给三姨太和凤春儿送过一小桌去,共七桌荤席。厨房单给黄氏夫人烹制了一桌素席,早由覃氏亲自送过去了。

    客厅里,摆放五张桌子人坐得满满的。白家好几年没有这么团圆了,五爷回来这顿饭就格外隆重,桌上摆着鱼肉野味相当丰富,气氛也十分活跃。白四爷心情很好,显得精神矍铄红光满面。他给戴延年倒满酒,说今天人总算齐了,乱世家难安,能吃上顿团圆饭实属不易。

    酒过三巡,年夜酒席。看着眼前一团的和气,四爷亮起嗓子:“来来来,划拳!划拳!大伙儿都来划拳吧!不划拳不热闹!”

    五爷首先响应:“好好好,划拳,划拳!你们谁跟我来?”

    四爷说:“二哥,你跟老五来!”

    四爷双手擎着酒盅儿:“快别这么说。你帮着我们白家里里外外的持着,临了连个家都没成上。七哥呀,一晃儿你我都老啦!能干啥不能干啥也没人攀你,你就别老把这些事情放在心里头了……你尽管放心,只要有我一口干的,决不让你喝稀的!过年啦,来,咱老哥儿俩把这盅儿辞旧迎新的酒喝喽?!”

    关七爷顿觉心头一热,把酒盅儿举过头顶,和四爷轻轻碰了一下:“好,喝了它,辞旧迎新!”仰脖将酒喝了。四爷敬完酒,五爷白继臣也说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话语来向他敬酒,说得关七爷心里暖融融眼里潮乎乎的。

    喝了五爷敬的酒,关七爷便有些醉了,放下酒盅儿半晌没出声,后来竟捂着脸呜呜哭起来,厅里顿时没了声音,喝酒的、夹菜的面面相觑都扭头看他。四爷见他哭了慌忙站起来,探过身去关切地问:“七哥,有啥难处吗?还是哪旮旯不舒服啦?”

    关七爷哭得像个孩子,满脸是泪语无伦次地说:“都不是啊!人老啦,不中用啦,工钱还照旧……东家不嫌弃我,还……还都给我敬酒……还给我置办新衣裳……呜呜呜……”谁都没想到,这么点儿酒把他醉成这样,逗得大家东倒西歪哈哈大笑起来。

    大人这爆让关七爷这么一弄已经够热闹了,少爷那边更是吵闹得不可开交。年纪尚小的,嫌筷子不好使,干脆跪在椅子上换了羹匙,几个年岁稍微大点儿的,仿照大人的样儿相互碰杯敬酒,面红耳赤撒起酒疯,哭的笑的乱作一团,也有不管这些扔下杯碗,拉拉扯扯嚷嚷着到屋外去放炮仗烟花的。

    四爷的酒量也不大,几盅儿烧酒下肚,白脸曹变成了红脸关公。看着眼前这番景象,不禁热泪满腮,握住戴延年的手,情绪昂扬起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兄弟,你看好喽,这便是有家业的好处——红火!”

    戴延年也受到了感染,说:“白家的日子过得红火,是白家祖宗积德,四爷治家有方。来,让我再敬哥哥一杯!”四爷抹了一把眼泪,有些难为情:“你还不知道我的酒量吗?再喝恐怕连北都找不着了,耽误了接神,祖宗会怪罪。”戴延年故意逗他,打趣道:“不是早都不供了吗?”

    四爷眨眨眼睛,认真起来:“那些乱七八糟的早都不供了,可到啥时老祖宗不能丢!”戴延年窃笑,在场的人也都笑起来。

    接神的时辰到了,白府宅院大门洞开,庭院深深灯火通明,西北风把宅院里的阵阵喧哗送出老远。白家老少齐聚在庭院里,大人们袖着手静静地立着,孩子们兵欢闹着,男孩子淘气,专把点燃的鞭炮往女孩子身边扔,惹得满院乱跑着追打……白二爷夹着烧纸,来到十字路口,在雪地上划了一个圆圈儿,又在圆圈儿内划上一个十字。点着烧纸用木棍拨拉着,说:“列位祖宗先人,家里都预备好啦,我来迎请你们回家过年啦!”待火焰熄灭,头也不会引领着众先人回家过年……

    除夕之夜,平时的洋油吊灯换成了两盏汽灯照得满堂生辉,屋里摆着缓好的冻秋梨和冻柿子,小笸箩里装着核桃、瓜子、花生、大枣、松子之类的干果吃食,供守岁的大人孩子享用,当接神的男人进屋时,八仙桌上的自鸣座钟准时敲响了十二声。随着美妙的钟声,人们的心中如同这宽敞的大厅一样豁亮起来,座钟两旁的景泰蓝花瓶连同插在上面的孔雀翎和鸡毛掸子都折射着辞旧迎新的喜庆光芒。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四爷净手漱口,挽起袖口儿站到祭桌前,等待第三次撤换供品——黄氏夫人将五碗荤素搭配好的供菜和五碗白米饭、五双乌木筷子摆放在供案上,然后把一只紫铜长嘴儿酒壶用托盘端到四爷面前。四爷捧着滚烫的酒壶,给蓝花酒盅逐个斟满清亮的烧酒,酒盅里旋转着微小的泡沫,又点燃了捻紫香,先敬灶王,又敬门神、天地,再拜:

    “承蒙宽仁厚德的祖宗保佑,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求老祖宗保佑全家平平安安、旺旺兴兴的!”他又拈起一炷香来,当空遥拜:“求苍天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求各路神明保佑早息战事,天下太平!”随后,率领全族人按辈分男女行三跪三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