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婚礼(下)

作品:《回唐

    日过黄昏,文成殿中已经坐满了人,这时候能够前来参加咸宜公主婚礼的都是大唐真正的上流人物了。

    诸位王爷、郡王,国公、相公、将军等等以及这些人的夫人都受邀前来。最上首坐着当今大唐天子李隆基,边上是武惠妃,众位妃子,两厢都是诸位大臣和夫人们了,一个个盛装出席。

    席间众人皆按品服大妆,男子按照品级身着公服。女子钿钗礼衣,各色不等,首饰花、花钗、青素中单、大袖连裳、蔽膝等等一应俱全。扫娥眉,施鹅黄,抹丹唇,戴璎珞、着华服、梳高髻,繁复奢华。

    相对于飞香殿那里的热闹喧嚣,文成殿要安静许多。小辈们都去飞香殿热闹,老人们就在文成殿陪着圣上和武惠妃观看歌舞。

    众人分两厢就坐,前面是摆放酒席的案几,案几之上酒席陈列,身后被屏风隔着,负责服侍的人在屏风后面站着,有需要就应答。

    场内一角席地就坐十数位吹拉弹奏的伎人,场中一个身穿大红轻纱羽衣,广袖流仙,正翩然起舞,领舞者为念奴儿。周围是九位宫女起舞相合。念奴儿舞姿婆娑,身姿曼妙,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尽显飘渺神秘之意;座中磬、箫、筝、笛等乐器独奏或轮奏,繁音急节,乐音铿锵,快慢相宜。众人边舞边歌,清脆婉转,余音绕梁,正是《霓裳羽衣舞曲》。

    乐声由快转慢,念奴儿轻歌慢舞,歌声缓停,两袖轻挥,长裙飘逸,乐声止、歌舞毕。念奴儿以及其他舞者施礼退了下去。场中想起热烈的赞叹声。坐在上首的李隆基,轻抚髯须,微笑点头不止。

    众人正待说话时,从殿外疾步走进一人,边走边高兴地说:

    “来了,来了。”

    坐在下首但子李瑛皱眉道:

    “十八郎,诸位大臣皆在此,莫要失了礼仪。”

    进来的正是寿王李瑁。李瑁见太子说话,微不察觉的眯了下眼睛,随后忙向四周在座的众位大臣拱手见礼,笑着说道:

    “瑁高兴糊涂了,给诸位赔罪。”

    接着走上前去,对李隆基说道:

    “圣上,阿娘,迎亲的队伍往文成殿来了。”

    一时之间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往文成殿方向过来,最前面的是这次大婚的主角驸马杨洄和新娘咸宜公主,身后是诸位伴娘傧相,在后面是迎亲的花车及随从。诸位大臣的子孙辈也在旁边跟着起哄看热闹。

    众人看时,高力士从殿外进来,上前回禀道:

    “圣上,公主及驸马已在殿前等候见驾。”

    李隆基答道:

    “宣两人觐见。”

    杨洄和咸宜公主在高力士宣布入殿后抬步上阶,缓慢文成殿中。而作为伴童的李清却在寿春公主的牵扯下从旁边进了大殿,虽说值守的士兵已经发现两人,见是寿春公主也不拦住,任由两人进去了。

    杨洄和咸宜公主入了大殿,上前给李隆基和武惠妃施礼跪拜,杨洄激动地说道:

    “微臣杨洄,累蒙圣恩,今日得以迎娶公主,结为连理,实乃三生有幸。微臣谢圣上隆恩,谢娘娘隆恩。”

    杨洄其实也是面白如玉,风流潇洒之人,跪在那里与咸宜公主确实郎才女貌,极为般配。

    李隆基看着杨洄和咸宜公主,说道:

    “咸宜贵为皇室凤雏,今入杨门,望汝能善待于她。”

    “是。”杨洄忙答了。

    李隆基又吩咐了杨洄数言,随后看向咸宜公主:

    “吾儿,今日出嫁,听为父几句。你作为公主在家纵惯娇怜,去往夫家还要收了骄纵的脾气,孝敬姑章,亲近妯娌,夫妻二人彼此恩怜。戒之敬之,宫室无违命!”

    李隆基这时候言语切切,只是一个父亲,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了。

    “是。孩儿定遵阿耶教诲。”咸宜公主答了。

    “在之前,为娘的话已经都跟你说过了。听你父亲的话,以后要上和下睦。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坐在旁边的武惠妃说道,今见女儿出嫁,心中不舍,语气有些哽咽。

    “是。阿娘,孩儿知道了。”

    “让你们挡路。”

    随即跑去咸宜公主的花车就要上去,唬的边上的侍女们忙阻止住。

    寿春一边挣扎一边喊道:

    “不要拦我,我要姐姐的锦棒。”

    咸宜公主从花车里伸出手来,把随身准备的锦棒、刀具之类给了寿春。寿春跑前几步,想着障车的人群掷去,边扔边喊:

    “让你们拦车,让你们拦车。”

    前面那裴敏之抓住飞过来的什物,笑着:

    “哎呦,这赏赐有些特别。”

    随后咸宜公主的伴娘们也胡乱的扔过很多什物驱赶障车之人,自然这些都是不能伤人的了,大约还是一个仪式吧。双方都笑嘻嘻的。只有那寿春公主气鼓鼓的被人带去一旁。

    随后便是杨家把准备好的布帛锦缎等什物打发给障车一族。东西并不贵重,在前面障车人的眼中也不值一提,但总之是讨个彩头,随即就欢笑的让了道。

    队伍重新吹吹打打的在新郎骑马引导之下明德门,去往飞香殿。

    花车在飞香殿前停了下来。这时候的飞香殿已经跟刚才出发的时候不一样了。在殿前等候的是杨家前来迎亲的亲属们。

    早有人把大红的毡席从花车前一直铺到飞香殿中。咸宜公主在伴娘的搀扶之下,下了花车,沿着毡席从飞香殿走去,后面是一群踩着新娘脚步而行的人们。这时候灯光摇曳,新娘妆容艳丽,用团扇半遮了面容。金枝花钗闪闪发光,更趁人美貌姣,在场之人高声称赞。又是一片叫好声。

    走到殿门口,上方是悬挂着的三支箭矢,新娘从走过,入了殿,按照杨家人的吩咐依礼拜过准备好的什物。随后新娘新郎被请进殿中西南角新布置的青色庐帐之内。

    杨家人专门把一些果子金钱花钿之类抛撒在帐内四周,边撒边唱:

    “今夜吉时,结为姻亲。伏愿成纳之后,千秋万岁,保守吉昌。从兹咒愿以后,夫妻寿命延长!……”

    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才退了下去。新郎新娘在司仪主持之下双方行礼,新郎杨洄双膝跪地拜倒,而新娘咸宜公主站在一旁双手与胸前合十躬身回礼。又是一番忙碌。

    待行礼事毕,这时候涌进帐内的诸人都在看着新郎和众傧相们,这是要做却扇诗了。

    咸宜公主和杨洄分左右坐了,傧相之中推举一人出来代替夫家赋诗一首,请新娘拿去面前的团扇,露出真容相见。

    “青春今夜正芳新,红叶开时一朵花;分明宝树从人看,何劳玉扇更来遮。”

    新娘和伴娘都在笑,团扇并没有放下来。傧相们无奈,再赋诗一首:

    “牵虫罗扇不须遮,白美娇多不见奢;侍娘不用相要勤,终归不免属他家。”

    随即在众人的起哄声中咸宜公主移开团扇,接着便是喝彩之声。

    随后咸宜公主和杨洄吃了“同牢饭”、喝了交杯酒。侍娘上前用五彩锦丝缠住两人双脚,同样念念有词:

    “系本从心系,心真系亦真。巧将心上系,付以系心人。”

    看热闹的人退了下去。侍奉新郎新娘的人为两人宽衣,一边也要诗词念叨着:

    “既见新郎面,何须着绣衣。终为比翼鸟,他日会双飞。”

    “一花去却一花新,前花是假后花真。假花上有衔花鸟,真华更有采花人。”

    接着又为两人梳了头,一切就绪,侍娘们放下帐帘,关了殿门,退下去了。

    帐内寂静,仅闻新娘新郎呼吸之声。

    帐幕合上、蜡烛吹熄。芙蓉帐内乱鸳鸯,自是一夜香艳。

    另一旁的文成殿中,皇家聚宴还在继续,殿前是威武的《秦王破阵乐》。

    远望去,宫城灯火绚烂,一直连接至皇城之外。整个洛阳城这时候也是一个不夜城了。作者召白